-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大河(dà hé)的意思:指宽广、壮丽、奔流不息的河流,常用来形容气势雄伟或规模宏大的事物。
低垂(dī chuí)的意思:指垂下或下垂的状态或姿态。
帆影(fān yǐng)的意思:帆影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船帆的倒影。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影响。
河清(hé qīng)的意思:指河水清澈透明,比喻社会风气纯洁,没有腐败现象。
溅射(jiàn shè)的意思:指液体或颗粒物体受到外力冲击而向四周飞溅。
浪花(làng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精神风貌或事物的表面现象。
鸣镝(míng dí)的意思:指发出声音,表示抗议或表达不满。
霓旌(ní jīng)的意思:指彩色的旗帜、旌旗。
气夺(qì duó)的意思:形容气势盛大,令人感到压抑或无法抵挡。
青野(qīng yě)的意思:指青春的时光,年轻的岁月。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酾酒(shāi jiǔ)的意思:指酿造酒,也用来比喻积累经验或修行。
洗兵(xǐ bīng)的意思:指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野渡(yě dù)的意思:指在野外的河流或湖泊上渡河。
阴晴(yīn qíng)的意思:指天空阴沉或晴朗的变化。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境况时好时坏。
萑苻(huán fú)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繁华富贵,也指世事变幻、光阴易逝。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申佳允的《渡河阅兵》描绘了一幅春日壮丽的军事场景。首句“春风百里大河清”展现了春天的到来,河水清澈,为阅兵活动提供了宜人的背景。第二句“酾酒临流欲洗兵”表达了将领们在河边畅饮,准备洗净武器,寓意着军队的整肃和士气的高昂。
接下来,“帆影低垂迷野渡,浪花高溅射霓旌”两句通过动态的帆影和浪花,描绘了船只行进的壮观景象,以及旗帜在风中翻飞的色彩斑斓。诗句中的“鸣镝音连欸乃声”进一步渲染了阅兵时的军乐与船夫的号子交织的氛围。
最后,“青野尘恬烟火寂,桑麻踏遍话阴晴”则转向了和平宁静的田园生活,阅兵过后,士兵们融入农耕,与百姓交流,呈现出战争与和平之间的转换,以及军民鱼水情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风、大河、帆影、浪花等自然元素,结合军事行动,展现出明朝边疆安定、军民和谐的景象,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和对民生的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恕堂老兄招集旷寄园为消寒弟二集佳肴纷进冬葵后出乃园畦新摘者隽味无比竟为薄醉诗以美之
菊花不比昔年好,更叹人家酒杯少。
一秋吟事颇岑寂,未免独酌凄怀抱。
消寒初集集吾舍,一为诸公涤烦恼。
旷园主人续有约,又见雪泥印鸿爪。
冬葵一味有何奇,难得滋含风露饱。
顿令八簋失芳腴,再进百觥尽倾倒。
得黄大书却寄
平居意兀兀,闭户忘饥困。
故人千里书,恻恻念餐饭。
祇因行路难,兼之别离远。
强学儿女词,慰我豪士恨。
自念秋涉冬,未免逐尘坌。
仅留半卷书,晨昏相缱绻。
古人心上血,积纸厚一寸。
郁为九光霞,吸之起疲顿。
吾乃今之愚,学古是其愿。
神追穷奥窔,目眯苦沈闷。
虽知力已竭,魂窘不敢遁。
光怪时自发,烛花作星喷。
偕诸同人登君山绝顶望江放歌
大江南来几千里,群山如龙跃江水。
君山陡起扼其冲,水自奔流山自峙。
我来正值新柳丝,连宵阴雨初霁时。
遥峰破睡向我笑,似欲索取登临诗。
爰偕俊侣梁园客,共吊青山兴废迹。
浮远堂前夕照红,瞰江亭外春波碧。
振衣直上览大荒,决眦鹳鹤乘风翔。
茫茫万顷渺无际,其势其欲吞穹苍。
披襟脱帽忽长啸,下视嵇康把头掉。
刖足休遗白璧羞,抽身会向青溪钓。
郁郁胸怀何日开,当筵幸有酒盈杯。
君不见,贤愚终古俱尘埃,春申至今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