枵腹谩临求米帖,学耕频勘相牛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底须(dǐ xū)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情况或底层的内情。
非人(fēi rén)的意思:指行为残忍、不人道的人。
骨相(gǔ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相貌、气质和骨骼结构,可以显示出他的性格、命运和潜力。
襟怀(jīn huái)的意思:指胸怀宽广,心胸豁达,能够容纳众多的事物和人才。
磊磈(lěi wěi)的意思:形容物体高耸、堆积如山。
盘膝(pán xī)的意思:指双腿交叉盘曲,坐在地上或椅子上。
身长(shēn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身材高大。
生来(shēng lái)的意思:指天生、自然具备某种品质或特点。
无分(wú fēn)的意思:没有区分或分别
枵腹(xiāo fù)的意思:指饥饿到极点,非常饥饿。
眼青(yǎn qīng)的意思:形容眼睛有神采,明亮有神。
- 翻译
- 我生来无缘亲近书灯,却喜欢与人交谈时眼神明亮。
空着肚子徒然研读求米的字条,频繁学习农事查看相牛的书籍。
我身形魁梧健康,胸怀坦荡,鬓发还未斑白。
我悄悄关上门,盘腿而坐,不知他人言语中何为真何为幻。
- 注释
- 无分:没有缘分。
书灯:读书的灯火。
逢人:遇到人。
眼青:眼神明亮。
枵腹:空腹。
谩临:徒然研读。
求米帖:求取食物的字条。
学耕:学习农耕。
崚嶒:形容骨骼突出。
骨相:骨骼形态。
身长健:身材高大且健壮。
磊磈:形容胸怀坦荡。
鬓未星:鬓发未斑白。
密掩:悄悄关闭。
柴扉:木柴做的门。
盘膝坐:盘腿而坐。
人非人是:分辨不清真假的人言。
底须听:究竟应听从什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书房中埋头苦读的场景,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追求。开篇“生来无分对书灯”表现出诗人与书为伴,对知识没有偏嗜,只愿意沉浸于书海之中。“却喜逢人便眼青”则透露出诗人的个性,遇见志同道合的人时,那份欣喜如同双目生光,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枵腹谩临求米帖”一句,诗人用夸张的笔法形容自己为了学问而忘我地劳作至极度饥饿,以至于肚子都快要贴到背上了,却仍旧在寻找可以书写的纸张。接下来的“学耕频勘相牛经”则展示了诗人对农业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反映出诗人广泛涉猎、勤于探求的学问态度。
“崚嶒骨相身长健”一句,用形容词"崚嶒"来描绘诗人的骨骼坚实而有力,再通过“身长健”表达了身体的强健和活力。紧接着,“磊磈襟怀鬓未星”则是对内心世界的刻画,"磊磈"形容胸怀宽广,"鬓未星"暗示着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精神状态依然如昔日般充满活力,没有被时光所侵蚀。
最后,“密掩柴扉盘膝坐”是对诗人闭门谢客、专心致志的书房生活的一幅生动画面。"人非人是底须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喧嚣的屏蔽,专注于内在世界的声音,这里蕴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学问志趣、个性特点和精神追求,是一篇充满了深刻哲理与高远情操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大河之曲多宽闲,牧田枕倚长堤湾。
乌栖鹊散堤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
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
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
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
徘徊不断何妨近,彷佛微闻已复遥。
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翻光凝碧色。
星疏河淡夜初长,展转空亭奈孤客。
洞箫音律京君明,可怜骨朽不更生。
安得使传哀怨意,为我写之羌笛声。
次韵和邻几秋雨十六韵
气象殊朝夕,兴居错晦明。
混元初不宰,霪雨浩无程。
蛰隘宁天意,咨嗟固物情。
曣㬈方有望,荟蔚已随生。
杲杲升还隐,悽悽断复行。
乱莎长被径,荒藓绿缘甍。
辙迹康庄绝,潢污垄亩平。
茅茨不足庇,禾黍若为成。
蟋蟀颓墙泣,蛜蝛坏灶盈。
乘时众鸥舞,得意怒蛙鸣。
牛马谁分异,萧兰已混并。
居闲犹叵度,负重况遐征。
舟泊川无渚,轮摧路有坑。
轑羹愁病妇,炀灶拥寒婴。
灾不妨明德,神应格至诚。
淳光终下烛,时藿久心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