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时心欲折,空听海鳝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老天(lǎo tiān)的意思:老天指的是上天、天意或天命,表示对上天的敬畏和依赖。
连三(lián sān)的意思:连续三次
民生(mín shēng)的意思:指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计。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一雨(yī yǔ)的意思:指一场雨,也可引申为一次变革或一次重大事件。
忧时(yōu shí)的意思:在困难或危险的时候感到忧虑或担心。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云起(yú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
- 翻译
- 连续三个月的雨,到了秋天却突然放晴。
不明白老天的意图,为何忍心耽误百姓生活。
河流干涸没有云朵升起,山间清凉只有月光照亮。
忧虑时局心如刀绞,只能空听着海鳝的声音。
- 注释
- 一雨:连续的雨。
三月:三个月。
秋:秋天。
亢晴:放晴。
老天意:老天的意图。
误民生:耽误百姓生活。
川竭:河流干涸。
云起:云朵升起。
山凉:山间清凉。
月明:月光明亮。
忧时:忧虑时局。
心欲折:心如刀绞。
海鳝声:海鳝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干旱严重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旱灾给民生带来苦难的深切忧虑。"一雨连三月,当秋乃亢晴"直接点出了异常的气候变化,一般秋季本应多雨,但此时却出现了罕见的长时间晴朗,显示出老天的不仁。
"不知老天意,何忍误民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愤懑,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力感。接下来的"川竭无云起,山凉有月明"则描绘了一幅干涸河床、清冷山谷的景象,月亮在夜空中散发着清辉,但这份宁静并不能掩盖旱灾带来的哀艰。
最后两句"忧时心欲折,空听海鳝声"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呐喊。诗人因时局困顿而心如刀割,唯一能做的只是静听着远方传来的海鳝(一种鸟类)鸣叫,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忧虑,也象征着他对救赎与希望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旱灾情景的刻画和个人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古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与哀伤,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于生命、生存环境以及天道公正性的深层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