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顾(bù gù)的意思:不顾意味着不顾及、不考虑,表示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事。
差互(cī hù)的意思:形容相差甚远,差距很大。
法界(fǎ jiè)的意思: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
拂子(fú zǐ)的意思:拂子是指扇子,也可以泛指用来扇风或赶走蚊虫的工具。在成语中,拂子常常用来比喻轻易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
龟毛(guī má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过于挑剔、小心翼翼,追求完美,不苟同。
劫悟(jié wù)的意思:指通过劫难或痛苦的经历,使人觉悟,认识到真理或道理。
三台(sān tái)的意思:三个台子,指三个重要的地方或角色。
思量(sī liàng)的意思:思考、考虑、斟酌
头挑(tóu tiāo)的意思:指领头、带头。形容在团体、集体中担任首领或领导者的人。
兔角(tù jiǎo)的意思:形容东西极其稀少或微不足道。
杖头(zhà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智慧或才能的极限,也指人的头脑和智慧。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继成所作的《偈七首》中的第四首。它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佛教中关于觉悟与智慧的探讨。
“举不顾,即差互”,开篇便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日常行为中选择与放弃的深刻思考。这里的“举”意为行动或选择,“不顾”则意味着不考虑后果或长远利益,而“差互”则暗示了这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混乱或错误。这句诗提醒人们在做出决定时应深思熟虑,避免盲目行事。
“拟思量,何劫悟”,紧接着诗人提出了对思考与觉悟的追问。在面对问题或决策时,人们往往会试图通过思考来找到答案,但“何劫悟”则暗示了觉悟的过程可能漫长且复杂,需要跨越无数个“劫难”或困难,才能真正达到心灵的觉醒。这句诗强调了觉悟之路的艰难与深远性。
“兔角杖头挑法界,龟毛拂子舞三台”,最后两句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进一步阐述了觉悟与智慧的实践过程。兔角杖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修行工具,而“挑法界”则意味着以智慧之光穿透宇宙万物,洞察一切真相。龟毛拂子则代表了温和、耐心与持久的努力,如同龟毛拂子在三台(可能指佛教中的三个层次或境界)上舞蹈,象征着修行者在不同阶段的不懈努力与进步。这两句诗巧妙地将抽象的哲学概念与具体的物象结合,既富有诗意又蕴含深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选择、思考与觉悟的探讨,以及借助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佛教中关于智慧与觉悟的深刻见解,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思与提升自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