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边声(bi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非常轻微,几乎听不到。
材官(cái guān)的意思:指有才能而担任官职的人。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国难(guó nàn)的意思:国家遭受重大灾难或危机
海日(hǎi rì)的意思:海洋中的太阳,比喻非常辽阔的海洋或者无边无际的事物。
居庸(jū yōng)的意思:居住在庸城,指人居住在偏远的地方。
碣石(jié shí)的意思:指古代用于标记地界的石碑,比喻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立场。
临海(lín hǎi)的意思:指靠近海边。
缥缈(piā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难以捉摸。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驱战(qū zhàn)的意思:指驱赶战争,使战争结束。
晓发(xiǎo fā)的意思:指在天亮之前就出发,形容行动迅速、果断。
燕甸(yàn diàn)的意思:指人们迁徙或远离故乡,到达新的地方定居。
一问(yī wèn)的意思:一次询问或提问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战马(zhàn mǎ)的意思:指战场上的勇猛战马,比喻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或事物。
中将(zhōng ji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军衔,相当于将军的次级军衔。也用来比喻在某个领域或事务中具有重要地位或才能出众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壮阔的边塞景象与深沉的家国情怀。首联“燕甸苍茫乘晓发,汉旌缥缈隔河看”,以“燕甸”和“汉旌”为背景,通过“乘晓发”和“隔河看”的动态描绘,展现出一幅清晨出征、远眺军旗的宏大场景,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居庸北去天霜下,碣石东临海日寒”,进一步拓展空间,从北方的居庸关到东方的碣石山,跨越了广阔的地域,通过“天霜下”和“海日寒”这样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壮美的氛围,暗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战士们的英勇。
颈联“八月边声驱战马,孤城秋色老材官”,聚焦于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士兵的生活状态。八月的边塞,战马嘶鸣,紧张的军令声不绝于耳,而孤城中的老战士们在秋色中显得格外苍老,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表达了对战士们牺牲与奉献的深切同情。
尾联“凭君一问云中将,此日方知报国难”,诗人借询问云中将领的方式,表达了对国家责任与个人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在这样的时刻,报效国家并非易事,既考验着勇气与智慧,也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的壮丽景色、战争的激烈场面以及对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是明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