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应制赋无事出山》
《应制赋无事出山》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白云岩壑自幽閒,偶被天风出山

本是无心无事晓来只欲近龙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龙颜(lóng yán)的意思:指皇帝的威严和尊严。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晓来(xiǎo lái)的意思:指天亮、黎明到来。

岩壑(yán hè)的意思:指山谷之间的峡谷或深沟,也用来比喻困苦、艰险的处境。

引出(yǐn chū)的意思:引导出来,使显露出来

云岩(yún yán)的意思:比喻高耸入云的岩石,形容山势险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诗人以“白云岩壑”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隐逸生活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自幽閒”三字,既是对环境的描述,也是对心境的投射,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接着,“偶被天风引出山”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之力以生命,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偶然间被自然界的某种力量吸引,从山中走出的情景。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也暗含着诗人对自由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本是无心亦无事”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强调了其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没有世俗的纷扰和功利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这种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是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体现。

最后,“晓来只欲近龙颜”一语双关,表面上看是表达了诗人希望接近皇帝的愿望,实际上隐喻了诗人渴望将自己的超然境界和高尚情操传递给社会,影响更多的人。这不仅是对权力的仰慕,更是对理想人格和社会价值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既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又关注社会理想的复杂心态。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季夏之末鹃声不已

念尔残春啼不休,若为春夏抱春愁。

亦知春去年年事,忆似前时春尽头。

(0)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其六

白云晚向山中出,白雾朝从水上生。

三百里滩轰笛过,鬼神惊倒怒龙声。

(0)

壁间古木新篁影有可爱走笔戏题

韦偃工古松,与可善枯竹。

岂如君家素壁上,有此天然画两幅。

一株古木攲墙东,状如峨嵋山巅千岁万岁之枯松。

旁有笛材拔孤玉,扶疏枝叶带露而筛风。

天知君爱画,欲为发一哂。

呼取羲娥作画师,借此二物为画本。

戏从君家壁间摹写之,一枝一叶俱无遗。

傍人来见道是画,问如何画无能之。

元来画时不用诸葛笔、梁杲墨,别有妙法匿形迹。

偷儿虽甚爱,看得捲不得。

或全浏亮或模糊,随时明暗有卷舒。

报君若欲观此画,请跨金乌玉兔来其下。

(0)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其十五

数点庐峰雪,吹入冲陶云。

山灵定惊怪,佳景被子分。

(0)

惜分飞.歌楼别客

燕子留君君欲去。征马频嘶不住。握手空相觑。

泪珠成缕。眉峰聚。恨入金徽孤凤语。

愁得文君更苦。今夜西窗雨。断肠能赋。江南句。

(0)

草地

龌龊复龌龊,昔闻今始见。

一月不梳头,一月不洗面。

饥则嚼乾粮,渴则啖雪片。

困来卧毡房,重裘颇相恋。

故衣连百结,虮虱似珠串。

平明猎阴山,鹰犬逐人转。

呱呱冻欲僵,老娃泪如霰。

忽有使臣来,宣赐尚方膳。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