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惭偃室,独立只程门。
字灭怀中刺,评馀纸上痕。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刍狗(chú gǒu)的意思:比喻人品恶劣,道德败坏。
怆恍(chuàng huǎng)的意思:形容内心忧愁、迷茫,感到困惑和不安。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迩来(ěr lái)的意思:指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
烦细(fán xì)的意思:形容事情繁琐、细微,令人感到厌烦。
旧迹(jiù jì)的意思:指古代的建筑遗迹或历史遗迹。
能言(néng yán)的意思:能够说话,善于辩论。
细论(xì lùn)的意思:详细讨论或分析。
业举(yè jǔ)的意思:指因为某种原因,举动或行为受到限制或受挫。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为祝滇南刘谦山师七十寿辰所作的八首祝寿诗中的第三首。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对刘谦山师的尊敬与深情。
“业举已刍狗”,这里以“业举”比喻事业的成就,而“刍狗”则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形物,用来形容事业辉煌后,过去的一切努力和过程都已不再重要,强调了对刘谦山师事业成就的肯定。
“当时烦细论”,表达了对刘谦山师过去付出的辛勤努力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往事的怀念。
“非公惭偃室,独立只程门”,这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偃室”出自《庄子》,指隐居不仕;“程门立雪”则出自《宋史·杨时传》,形容尊师重道的精神。这两句既是对刘谦山师坚守学问、不畏艰难的赞扬,也是对其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敬仰。
“字灭怀中刺,评馀纸上痕”,“字灭”可能是指文字或记录的消失,而“怀中刺”、“纸上痕”则象征着刘谦山师在学术上的贡献和影响,即使时间流逝,这些影响依然存在,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迩来寻旧迹,怆恍不能言”,最后两句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寻找过去的足迹时,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难以用言语表达。这既是对刘谦山师过去成就的追忆,也是对其当前寿辰的感慨,蕴含着深深的敬意和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谦山师生平事迹的回顾和赞美,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深厚情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师长的尊重与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