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四十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行途中所见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露湿茶人两鬓寒”,以露水沾湿行人的双鬓,营造出清晨凉爽而湿润的氛围,暗示了旅程的开始。这里的“茶人”可能指的是行人或旅者,也可能是对旅途中的劳苦之人的隐喻,通过“两鬓寒”形象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清冷。
次句“捻花红插更山丹”,转而描写沿途的景色。诗人通过“捻花”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采摘花朵的过程,而“红插”则描绘了将花朵插入发间的情景,既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又增添了生活的趣味。同时,“更山丹”三字,不仅指出了山色的丰富多样,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欣赏。
后两句“山呈髻子无穷样,随意芙蓉一尺盘”,进一步展开对山色的描绘。将山峦比作“髻子”,形象地展示了山的形态各异,如同女子的发髻一般多姿多彩。而“随意芙蓉一尺盘”则以“芙蓉”比喻山间的野花,用“一尺盘”形容其分布之广,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随性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所见之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赵大年芦雁图
平林带烟波渺渺,风低葭菼秋声小。
望中疑是彭蠡湖,十百为群尽阳乌。
楚天未雪无雨霜,南来岂必谋稻粱。
哀音若欣云路迥,老翅不厌关河长。
汀州水落成平陆,散乱凫鹥聚沙曲。
低飞不肯俾寒鸦,犹绕荒村破茅屋。
屋中有客挥五弦,从之不得心茫然。
何人图画能著此,赵氏丹青称大年。
徽庙元年颂凤历,此图正是当时迹。
便从宣和到靖康,艮岳禽声起秋夕。
古往今来几盛衰,摩挲老眼竟成悲。
良工心苦人莫识,似写周宣鸿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