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溪水深不流,溪南更筑林堂幽。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数(bù shù)的意思:不计算、不计数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乘兴(chéng xìng)的意思:抓住机会,趁着兴头做某事。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会心(huì xīn)的意思:心意相通,心领神会。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人方(rén fā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对待、相互交往的态度和方式。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卧游(wò yóu)的意思:躺在床上游玩,形容人懒散不务正业。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雨足(yǔ zú)的意思:形容雨水充足,下得很大。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田园画卷。文彭以细腻的笔触,将溪南别业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
首联“西溪溪水深不流,溪南更筑林堂幽”,开篇即点出地点,溪水虽深却静止不动,溪南则建有一座幽静的林堂,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这里的“不流”二字,不仅描绘了溪水的状态,也暗含着时间的静止,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
颔联“会心自有濠濮想,乘兴不数山阴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濠濮想”源自庄子的故事,比喻心灵的自由和超脱;“山阴舟”则可能指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乘舟游历山阴的典故,这里借以表达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愿望。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纷扰的超脱。
颈联“一帘暮雨足吟眺,万叠春山供卧游”,描绘了傍晚时分,细雨蒙蒙,诗人独自在窗前远眺,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诗意。而远处的春山,仿佛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延伸,他可以在想象中自由地游历其中,体验不同的风景与心境。这一联通过视觉与想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尾联“主人方有苍生寄,惟馀清梦狎轻鸥”,点出了诗人的身份与志向。作为“主人”,他不仅仅是这片山水的观赏者,更是承载着对民众福祉的关怀。而“清梦狎轻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的梦境中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相处,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又展现了他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溪南别业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与社会理想的展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意境,既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十即席赠顾庵学士
二十年来,叹世事、尘霾波涨。
喜老友、跳归燕市,须眉无恙。
皂帽幸辞辽海外,青衫还泣浔江上。
问榜门、谁是脱骖人,千金饷。且上下,随流漾。
予解和,公能唱。须浇开磈垒,洞庭春酿。
屈指明年将半百,看云取次从藜杖。
又何老、呵壁续离骚,笺天状。
永遇乐·其一九日
篱菊凝霜,井梧零露,雁飞平楚。
何处秋声,小庭淅沥,无奈情千缕。
登高送目,手把茱萸,生受澹烟疏雨。
叹良时、几年虚度,总付东华尘土。
古今得失,人生聚散。浑似落英无数。
戏马台空,龙山帽冷,风月还如许。
闲抛书帙,笑引清樽,看取绿窗眉妩。
莫更使、愁蜂怨蝶,香寒别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