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伯生学士以五诗赠一上人蒙见及一公将归蜀谒赵鲁公次韵二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厚的人情与自然的和谐共融。首句“鲁国数年书疏断”,透露出长时间的分离与隔阂,暗示着两地人物之间的关系曾因某种原因而中断。接着,“每思高会听云和”一句,通过想象中的聚会场景,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热爱。音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沟通心灵的桥梁,此处“云和”可能指的是某种乐器或音乐,象征着情感的连结。
“别时有约终相觅”则展现了即使在分别之后,人们仍然保持着对彼此的思念与寻找,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最后一句“绵竹江头雨一蓑”,将画面转向自然,绵竹江边的雨景与渔翁蓑衣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人们内心的情感与追求依然如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怀诗十三首·其五
立象昭回,阴阳攸经。秋风夙厉,白露宵零。
修林凋殒,茂草收荣。良时忽迈,朝日西倾。
有始有终,谁能久盈。太微开涂,三辰垂精。
峨峨群龙,跃奋紫庭。鳞分委瘁,时高路清。
爰潜爰默,韬影隐形。愿保今日,永符修龄。
玉山佳处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分韵得夜字
朝发吴王城,轻舰从东下。
落日荡柔橹,暮抵玉山舍。
张灯共清燕,寂寂西园夜。
珠斗当层楼,银月照芳榭。
坐客盛文彦,逸气凌曹谢。
鸣琴聆妙音,使我忧心写。
率意阮生狂,明晨还独驾。
赋得乌夜啼送苏彦刚奉母归汴
城头月白乌夜啼,上下择木不肯栖。
昔日养雏今已飞,哑哑唤母登好枝。
乌啼亦有树,子行得无归。
车中娘娘发素垂,綵旌日向东京驰。
东京土美桑枣肥,衣食可以无寒饥。
乌夜啼,啼何为,岁将晏矣归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