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哉剖心人,墓石烦周砻。
三仁共一歌,彼狡终如梦。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故墟(gù xū)的意思:指废弃的古代城市或遗址。
哭泣(kū qì)的意思:哭得声音很小,几乎发不出声音。
马客(mǎ kè)的意思:指马车上的客人,比喻受人招待的客人。
麦秀(mài xiù)的意思:指外表美丽、光鲜,内在却空虚、贫乏的现象。
墓石(mù shí)的意思:指墓碑或墓葬中的石头。也可比喻已故的人或事物。
披发(pī fà)的意思:形容头发散乱、未梳理。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三仁(sān ré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具备仁爱之心,包括仁义、仁慈、仁爱。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酸风(suān fēng)的意思:指人说话或行为中带有嘲讽、讽刺之意,使人感到尴尬或不舒服。
亡国(wá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灭亡或国家面临灭亡的危险。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信宿(xìn sù)的意思:信宿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件事物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信誉和声誉。
心动(xīn dòng)的意思:指内心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强烈的感动、激动、兴奋等情绪。
玄王(xuán wáng)的意思:指权力独揽、专横跋扈的君主。
殷众(yīn zhòng)的意思:指人群众多,人山人海的景象。
于戏(yú xì)的意思:指在戏剧、游戏或娱乐活动中,与现实生活相比较,人们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得过于夸张或不切实际。
这首诗名为《集雅诗二十首(其三)箕子》,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通过“白马客”、“玄王鞚”、“剖心人”、“墓石”、“披发子”、“殷众”等意象,描绘了历史人物的悲壮与哀伤,以及对亡国之痛的深刻反思。
“白马客,已罢玄王鞚”,以白马和玄王的马具为象征,暗示历史人物的离别与终结。“哀哉剖心人,墓石烦周砻”,表达了对那些为国捐躯者的深切哀悼,墓石被精心打磨,象征着后人的怀念与敬仰。
“颇疑披发子,信宿从殷众”,提到箕子作为商朝遗民,被迫随从周朝大军,体现了历史变迁中的无奈与牺牲。“酸风出故墟,秋黍伤心动”,描述了故土荒凉、黍谷凋零的景象,寓含着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
“哭泣总非宜,悲歌隐馀恸”,指出在特定场合下哭泣并非恰当,而以悲歌表达哀思更为合适。“凄凄麦秀词,有泪无声送”,通过麦田的生长与泪水的无声,寄托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与哀悼。
“歌声百世存,存兹亡国痛”,强调了歌声虽能流传百世,但其中蕴含的亡国之痛却难以忘怀。“三仁共一歌,彼狡终如梦”,将三位仁人共同的哀歌比作梦境,暗示了历史的虚幻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衰败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泉源安首流,川末澄远波。
晨光被水族,晓气歇林阿。
两江皎平迥,三山郁骈罗。
南帆望越峤,北榜指齐河。
关扃绕天邑,襟带抱尊华。
长城非壑崄,峻岨似荆芽。
攒楼贯白日,摛堞隐丹霞。
征夫喜观国,游子迟见家。
流连入京引,踯躅望乡歌。
弥前叹景促,逾近勌路多。
偕萃犹如兹,弘易将谓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