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拂袖(fú xiù)的意思:拂袖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表示愤然离去或潇洒地离开。
汉庭(hàn tíng)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泛指政府机关。
京尘(jīng chén)的意思:指京城的尘埃,比喻名利繁华、权势富贵的世俗之事。
可奈(kě nài)的意思:无法可奈、无可奈何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牧羊(mù yáng)的意思:指引导和管理他人行为,类似于牧羊人引导羊群。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骑鹤(qí hè)的意思:指人们追求长寿和不老的愿望。
七弦(qī xián)的意思:形容琴声优美动听。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叠(sān dié)的意思:形容事物层层叠叠、重叠在一起。
五公(wǔ gōng)的意思:五个公斤的重量
学仙(xué xiān)的意思:指通过学习和修行,追求成为仙人或达到仙人的境界。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袁氏即将离开尘世,追求仙道的生活场景。首联“五公旧谱汉庭传,之子飘飘去学仙”以“五公”和“汉庭”为背景,暗示了袁道士传承自古代高人,具有非凡的仙道修为。接着,“山里牧羊成白石,云间骑鹤上青天”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袁道士在山中修行,最终化身为仙的形象,表达了对他的超凡脱俗的赞美。
“黄庭夜月迎三叠,绿绮秋风度七弦”描绘了袁道士在夜晚与月光共舞,弹奏古琴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他超然物外的仙风道骨。最后,“拂袖京尘留不住,别离可奈落花前”表达了诗人对袁道士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袁道士摆脱世俗束缚的决心,即使面对离别的伤感,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袁道士形象的刻画,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道教文化中追求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苏汝载乞食歌
閒閒道人真可怜,非儒非佛复非玄。
两只青鞋遍大地,一双白眼撑高天。
半世生涯三寸管,欲把千秋常占断。
相逢便说肝胆倾,何事逢人邈河汉。
腹中样子不合时,如君安得不苦饥。
吁嗟人间何食不为乞,富贫贵贱总是墦间儿。
万钱不下君一箸,万钟不下君一粒。
归来裹足闭重关,满目青云不可攀。
持钵望门缘底事,才说閒閒便不閒。
乞食曾闻陶靖节,五斗能令腰便折。
昌黎一饱叹无时,枉却冷肠频触热。
谢仁祖胜陶胡奴,有食可就非吾徒。
三那之庵在何许,高谊云天五大夫。
劝君乞昼莫乞夜,未必宰官皆长者。
百年已结喜欢缘,眼下雄名何必借。
墦间乞态日日新,自笑园公乞更频。
欲向千秋乞一物,不知檀越是何人。
《苏汝载乞食歌》【明·张萱】閒閒道人真可怜,非儒非佛复非玄。两只青鞋遍大地,一双白眼撑高天。半世生涯三寸管,欲把千秋常占断。相逢便说肝胆倾,何事逢人邈河汉。腹中样子不合时,如君安得不苦饥。吁嗟人间何食不为乞,富贫贵贱总是墦间儿。万钱不下君一箸,万钟不下君一粒。归来裹足闭重关,满目青云不可攀。持钵望门缘底事,才说閒閒便不閒。乞食曾闻陶靖节,五斗能令腰便折。昌黎一饱叹无时,枉却冷肠频触热。谢仁祖胜陶胡奴,有食可就非吾徒。三那之庵在何许,高谊云天五大夫。劝君乞昼莫乞夜,未必宰官皆长者。百年已结喜欢缘,眼下雄名何必借。墦间乞态日日新,自笑园公乞更频。欲向千秋乞一物,不知檀越是何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9467c67603b2138297.html
遣怀次杜工部送校书二十六韵
览镜觉发变,饮酒病目赤。
四十更七年,老瘦见骨脊。
读书才数行,孤寡愧文伯。
素无浴沂资,何以学曾晰。
仕岂不为贫,廿年强为客。
守俸如井泉,虚名颇烜赫。
不似无官轻,江湖任落魄。
乏此盖代功,万钟亦何益。
萦绊未得归,荒此山中宅。
成化甲辰秋,将命江浙适。
食我者其谁,安得辞此役。
北瞻太华高,南顾匡庐碧。
何处是帝京,使我愁日积。
未毕出使功,何敢念疏戚。
每恨四牡迟,苍忙不暖席。
相君正崇忧,小臣亦奋激。
西北谁劳来,流移未占籍。
更闻棘门军,秋屯若戏剧。
捐生固其宜,君恩亦岂窄。
时事每如此,终夜恒怵惕。
况值催督劳,对食未遑吃。
奔走当北风,面垢无润泽。
曰米敢厌粗,幽并已无麦。
欲共实鸿翔,嗟哉少六翮。
吾徒将何如,始终保金石。
誓不随颓波,但恐负曩昔。
《遣怀次杜工部送校书二十六韵》【明·江源】览镜觉发变,饮酒病目赤。四十更七年,老瘦见骨脊。读书才数行,孤寡愧文伯。素无浴沂资,何以学曾晰。仕岂不为贫,廿年强为客。守俸如井泉,虚名颇烜赫。不似无官轻,江湖任落魄。乏此盖代功,万钟亦何益。萦绊未得归,荒此山中宅。成化甲辰秋,将命江浙适。食我者其谁,安得辞此役。北瞻太华高,南顾匡庐碧。何处是帝京,使我愁日积。未毕出使功,何敢念疏戚。每恨四牡迟,苍忙不暖席。相君正崇忧,小臣亦奋激。西北谁劳来,流移未占籍。更闻棘门军,秋屯若戏剧。捐生固其宜,君恩亦岂窄。时事每如此,终夜恒怵惕。况值催督劳,对食未遑吃。奔走当北风,面垢无润泽。曰米敢厌粗,幽并已无麦。欲共实鸿翔,嗟哉少六翮。吾徒将何如,始终保金石。誓不随颓波,但恐负曩昔。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6367c67603b290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