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体美人四首·其一正面》
《四体美人四首·其一正面》全文
元 / 郑允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似共春风有缘美人初见下鞦韆。

花阴满地日卓午芍药金盘五色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初见(chū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初次接触。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地日(dì rì)的意思:指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或落下的景象。

金盘(jīn pán)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或重要的东西。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芍药(sháo yào)的意思:指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美丽,也可形容某人的才情或某事物的优美。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药金(yào jīn)的意思:比喻用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或物。

有缘(yǒu yuán)的意思:有缘指两个人因为前世的因缘关系而有缘相遇或有缘相知。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有着特殊的缘分,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

卓午(zhuó wǔ)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智非凡,聪明过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与美人的邂逅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感。

首句“似共春风别有缘”,诗人以春风为引子,暗示了与美人的相遇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某种特别的缘分。春风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也预示着生机与希望,为整个画面奠定了温柔而美好的基调。

接着,“美人初见下鞦韆”一句,将镜头聚焦于初次见面的瞬间。鞦韆,古代的一种娱乐设施,这里用来形容女子轻盈的身姿或动作,暗示了美人的优雅与活泼。初见时的羞涩与惊喜,通过这一细节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花阴满地日卓午”描绘了时间与地点的背景。正值正午,阳光洒在花阴上,形成一片斑驳陆离的光影效果。这样的景象既衬托出时间的静好,也为美人的出现营造了一个浪漫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芍药金盘五色鲜”以芍药花作为收尾,不仅展现了春天的色彩斑斓,更寓意着爱情的美好与丰富。金盘象征着富贵与尊贵,五色则代表了多样性和和谐,整体营造出一种喜庆与祥和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段相遇的珍视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日、美人、花朵等元素巧妙融合,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更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作者介绍

郑允端
朝代:元   籍贯: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   生辰:1327 ~1356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猜你喜欢

即事戏题

笔墨无聊惯作缘,戏题纪事亦书笺。

不驱魑魅山中鬼,若觅蓬瀛海上仙。

搏虎果知非往日,攘鸡何待改来年。

馀师只在归求足,夫道由来若路然。

(0)

台阳八景

骇浪吼声度竹,高台雨气生寒。

莫道天涯寂寞,凭栏是处奇观。

(0)

陈茂才瀚归自闽军以中和诗草见示适闻和议已成感而赋此并题其集

陈君夙以能诗名,鹤立黉舍声铮铮。

我来讲肆君已去,倾耳不得闻韶韺。

今君忽归自闽海,使我倒屣欢相迎。

囊中新诗有乐府,上排籍建摩长庚。

似闻昨者参大幕,壮心时慕终军缨。

谁弃鸡笼授敌地,澎湖失险畴能争。

王师渡台未及半,舟楫横啮蛟涎腥。

谅山宣光虽再捷,班师旋诏宜休兵。

和戎卒用魏绛策,横海徒列龙骧营。

近报文襄又星陨,犹传内苑疏昆明。

微臣却忧征戍废,西鄙还虞唇辅倾。

愿君陈诗补小雅,毋但角句誇长诚。

吁彼犬羊固叵测,得不深计防渝平。

鸣呼得不深计防渝平。

(0)

哭刘梅溪茂才绝句二十八首·其二十七

牙琴几为等閒抛,恨少知音莫逆交。

休怪挽诗都未稳,减君剪烛共推敲。

(0)

海音诗

戎马书生气浩然,军中草檄笔如椽。

功成不复论封赏,大海归来月满船。

(0)

台湾八景

宪府亭临海,风涛秋有声。

当杯须百斛,危坐亦三更。

动地疑何决,掀天似岳倾。

夜吟共宾客,不浅武昌情。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