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题休逸台》
《再题休逸台》全文
宋 / 韩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冰井梁摧百秋,昔移为柱立台头。

基面垒盘蜗壳倒影侵池侧蜃楼

拂槛落霞绮席,入檐初月误琼钩。

芳林已合阴成茂,不见西山涌万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秋(bǎi qiū)的意思:形容人的寿命长久,活得很长。

冰井(bīng jǐng)的意思:冰井是指在冰上凿井,用以取水。比喻利用恶劣的环境或困难的条件进行创造性工作。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初月(chū yuè)的意思:指刚出现的月亮,也比喻初次出现或初次经历的事物。

倒影(dào yǐng)的意思:指事物在光线的照射下,通过反射在水面、镜子等物体上形成的影像。

芳林(fāng lín)的意思:美好的景色、芬芳的树木。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基面(jī miàn)的意思:基本面;基础面;基础条件。

梁摧(liáng cuī)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摧毁一切障碍。

落霞(luò xiá)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时的霞光,比喻事物走到末尾或接近结束。

绮席(qǐ xí)的意思:指华丽的宴席或庆典场合。

蜃楼(shèn lóu)的意思:形容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景象。

蜗壳(wō ké)的意思:比喻一个人在狭小的范围内生活,不求进取,缺乏远大志向。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休逸台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壮丽。首句“冰井梁摧几百秋”,以“冰井”象征休逸台的古老,暗示其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变迁。接着,“昔移为柱立台头”一句,点明了休逸台的建造材料和结构特点,强调了它在古代建筑中的独特地位。

“层基面垒盘蜗壳,倒影侵池侧蜃楼”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休逸台的台阶比作蜗壳,形象地描绘了其螺旋上升的形态;同时,倒映在池水中的景象如同蜃楼,增添了画面的虚幻美,也暗示了休逸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拂槛落霞凌绮席,入檐初月误琼钩”则进一步渲染了休逸台周围的自然美景,夕阳余晖轻拂栏杆,仿佛织就了一幅绮丽的画卷;而初升的月光误入琼钩,既是对月色朦胧美的描绘,也暗含了时间流转的意味。

最后,“芳林已合阴成茂,不见西山涌万邱”两句,以“芳林”象征繁茂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休逸台周围环境的赞美;“不见西山涌万邱”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西山连绵不绝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自然之美的宏大与壮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休逸台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建筑风貌,更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韩琦

韩琦
朝代:宋   字:稚圭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75年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郑子诚挽诗·其二

住处虽邻曲,多惭寂寂居。

间能驰手帖,时致以肩舆。

我叹年相若,君衰日渐疏。

人间梦先破,周蝶果何如。

(0)

吴理卿挽诗·其三

白首同收召,追随仅一冬。

公由卿出使,我去掖为农。

上节归曾见,携琴愿莫从。

伤心湖水外,石兽倚长松。

(0)

陈所斋挽诗·其二

三文堂上墨犹鲜,别几何时哭此仙。

散发弄舟思往日,撚髭觅句是前年。

理明洛学知翁少,表慕泷冈有子贤。

人物如斯埋玉去,病违执绋泪潸然。

(0)

陈所斋挽诗·其一

胸涵万卷笔如虹,四海应无两所翁。

身老肯疑询有鬼,眼高不许宪交公。

祇缘命薄非才薄,信是文穷与学穷。

班路重来终一簿,予麾亦不到莆中。

(0)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其三

一识端平三十秋,北关重别见南州。

紫薇阁下分房住,黄檗山前并辔游。

碧水诗来秋后得,吴门书去病中投。

交情不薄相期远,底料催归记玉楼。

(0)

送子晦宰南安·其一

送子南征爱子深,殷勤听取拙翁吟。

为儒但有书堪信,试邑元无谱可寻。

民病盍知渠即我,郡贫应念昔非今。

圣门絜矩真良法,彼此秤停要尽心。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