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只月常照,力微风易侵。
《庭前孤雁四首·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孤独的雁在庭院前的景象,诗人以雁自比,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首联“仰天如欲诉,侧首听鸣砧”,雁仰头望天,似乎有话要说,侧耳倾听捣衣声,暗喻自己的心事无人倾听。颔联“影只月常照,力微风易侵”,月光下雁影孤单,风轻易侵袭,象征着诗人处境的艰难与孤独。颈联“祸深曾作字,愁绝少知音”,经历过深重的苦难,曾试图书写心声,却感叹在这世上知音稀少,表达出对理解和共鸣的渴望。尾联“久矣云霄黯,何须寄上林”,长久以来,天空已变得昏暗,不必再寄希望于高处的上林,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通过孤雁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愁苦以及对理解与希望的追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寒溪·其六
因冻死得食,杀风仍不休。
以兵为仁义,仁义生刀头。
刀头仁义腥,君子不可求。
波澜抽剑冰,相劈如仇雠。
尖雪入鱼心,鱼心明愀愀。
恍如罔两说,似诉割切由。
谁使异方气,入此中土流。
剪尽一月春,闭为百谷幽。
仰怀新霁光,下照疑忧愁。
石淙·其九
昔浮南渡飙,今攀朔山景。
物色多瘦削,吟笑还孤永。
日月冻有棱,雪霜空无影。
玉喷不生冰,瑶涡旋成井。
潜角时耸光,隐鳞乍漂囧。
再吟获新胜,返步失前省。
惬怀虽已多,惕虑未能整。
颓阳落何处,升魄衔疏岭。
山中秋夜喜周士闲见过
青山高处上不易,白云深处行亦难。
留君不宿对秋月,莫厌山空泉石寒。
咏井
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
流声集孔雀,带影出羵羊。
桐落秋蛙散,桃舒春锦芳。
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