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趾匪旧存,芳亭焕新筑。
虽乏谢监悰,聊寄庾公瞩。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浮光(fú guāng)的意思:浮光指的是光亮闪烁的现象,也可用来形容虚幻、不真实的景象。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可掬(kě jū)的意思:形容价值高、可珍贵、可贵重。
散金(sàn jīn)的意思:指金银财宝散落或分散。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碎璧(suì bì)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破碎成碎片,比喻珍贵事物的破坏或损失。
望舒(wàng shū)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悦自在。
西陆(xī lù)的意思:西陆指的是西方的大陆,用来比喻西方国家或地区。
谢监(xiè jiān)的意思:指谢绝宴请,拒绝接受官员的款待。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音尘(yīn chén)的意思:指音乐的声音和尘土飞扬的景象,形容喧嚣、繁忙的场面。
幽独(yōu dú)的意思:形容人处于幽静孤独的境地
这首诗描绘了得月亭周围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在此地的感怀。首句“清溪一何湛,源深白云曲”以清澈的溪流和蜿蜒的云路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望舒忽东升,浮光渐西陆”描述了月亮从东方升起,光影逐渐在西方消逝的景象,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变化交织在一起。
“芜趾匪旧存,芳亭焕新筑”则转向对亭子的描写,虽然地面可能已荒芜,但亭子却焕然一新,展现出一种生命力和新生的气息。接下来的“碎璧时复沈,散金如可掬”描绘了月光下破碎的石块仿佛沉入水中,又像是散落的金子可以轻易拾取,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柔和与美丽。
最后,“虽乏谢监悰,聊寄庾公瞩”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像谢灵运那样丰富的游历经历,但仍然能够通过眼前的景致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谁谓旷音尘,古来共幽独”则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悟,认为即使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古今人们都能感受到同样的宁静与孤独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合的独特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