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

幽人未已草露湿芒屦

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草露(cǎo lù)的意思:指早晨草地上的露水。

来去(lái qù)的意思:表示人或事物的到来和离去。

芒屦(máng jù)的意思:指不修边幅的样子。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未已(wèi yǐ)的意思:未已表示事情尚未发生或已经结束。

夜照(yè zhào)的意思:指在黑暗中照亮道路,引申为在困难时期给人以帮助或启示。

夜夜(yè yè)的意思:夜晚连续的每一个晚上。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注释
烟外:远处的烟雾之外。
钟:寺庙中的钟声。
烟中:被烟雾笼罩之中。
寺:寺庙。
幽人:隐士。
行未已:行走不停。
草露:草叶上的露水。
芒屦:草鞋或麻鞋。
惟应:只应该。
山头月:山顶的月亮。
夜夜:每晚。
照来去:照亮他的来去之路。
翻译
只听见远处山上传来的钟声,却看不见被烟雾笼罩的寺庙。
隐士还在前行,草叶上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芒鞋。
只有山头的明月,每晚都会照耀着他来去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其风格清婉、意境幽雅。开篇“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差别,描绘出一幅神秘的画面,让读者想象着那隐约在迷雾之中的梵天寺。

紧接着,“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和所处环境。这里的“幽人”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是寺中的僧侣,而“草露湿芒屦”则展示了一种静谧而又有点萧索的情景,给人以深夜行走在湿润的草地上的感受。

最后,“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两句,则转换了视角,将时间延展至每一个夜晚,月亮如同守望者一样,不变地照耀着这片山野。这里的“惟应”表达了一种宿命的感觉,而“山头月”则是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白鹤泉

相仪始融结,中有灵岩川。

佛现青莲相,山分白鹤泉。

澄清通舜井,湛洁滉尧天。

鞠氏留题后,菲才继此篇。

(0)

咏南山诸胜.萨埵石

解虎锡常闲,饲虎石常在。

亡躯度有情,清风几千载。

(0)

采石四咏·其三李白

一别蓬宫不计年,锦袍吟醉钓鱼船。

鉴湖贺老天机浅,轻向人间号谪仙。

(0)

钓矶怀古十章·其四鲁人

好钓无如鲁国人,暗投香桂饵游鳞。

谁知浅水鱼贪食,不待金钩翡翠纶。

(0)

赋梅送黄庭方

子行何所赠,赠子一枝梅。

长共雪霜约,故先桃李开。

清香隔年在,和气引春回。

上国人相问,为言南岭来。

(0)

和晚登故丰门

故丰门近子真家,楼上高吟冰齿牙。

帆似马来思杜牧,剑为龙去忆张华。

沟还故道穿城角,沙涨平川压水涯。

江外西山衔落日,几重苍翠衬馀霞。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