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子游都久,知君坐见嗤。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刘 八 山 中 唐 /皇 甫 冉 东 皋 若 近 远 ,苦 雨 隔 还 期 。闰 岁 风 霜 晚 ,山 田 收 获 迟 。茅 檐 燕 去 后 ,樵 路 菊 黄 时 。平 子 游 都 久 ,知 君 坐 见 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皋(dōng gāo)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抱负。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近远(jìn yuǎn)的意思:近距离和远距离。
苦雨(kǔ yǔ)的意思:指不幸的事情或痛苦的经历。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樵路(qiáo lù)的意思:樵路指的是山林中的小路,比喻艰难险阻的道路。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山田(shān tián)的意思:山田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山坡上的田地。它常用来形容土地坡度陡峭,难以耕种。
霜晚(shuāng wǎn)的意思:霜晚指的是秋天晚上的霜期,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末尾或结束阶段。
田收(tián shōu)的意思:指农民秋收时将庄稼收割下来,是丰收的象征。
坐见(zuò jiàn)的意思:亲眼目睹,亲身经历
- 注释
- 东皋:田野。
苦雨:连绵的阴雨。
还期:约定的日期。
闺岁:闺中时光。
风霜晚:寒冷的夜晚。
山田:山间农田。
茅檐:简陋的茅屋屋檐。
燕去后:燕子离去之后。
樵路:砍柴的小路。
菊黄时:菊花盛开的时候。
平子:指友人或古人,如张衡字平子。
游都:在京都游玩。
久:时间长。
坐见嗤:坐着被嘲笑。
- 翻译
- 东皋的距离忽远忽近,连绵的苦雨阻断了我们的约定。
闺中的岁月在寒风冷霜中显得漫长,山间的农田因为雨水而收割推迟。
燕子离开后的茅屋檐下,只有秋菊在樵夫小径旁独自开放。
平子在京都游玩已久,我知道你在那里可能会被人嘲笑等待我归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东皋一词,便勾勒出一个辽阔的空间背景,而“若近远”则点出了时间与空间的模糊感,仿佛距离既近又远,这种感觉往往是由于外界环境变化所致,如同“苦雨”隔绝了期盼,让人倍感孤独和无奈。
“闺岁风霜晚”,闺指女子的内室,岁指年华,风霜则象征着秋天的萧瑟,这里暗示了一种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之感。山田收穫迟,表明了农事的忙碌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沉思。
“茅檐燕去后”,燕指燕子,茅檐即草丛之意,这里描绘了一幅秋末鸟飞归巢的情景。樵路菊黄时,则是说樵夫(采集柴火的人)行走在已被秋风吹黄的菊花旁的小道上,透露出一丝萧瑟与寂寞。
“平子游都久”,平子可能指的是诗人朋友之名,都即京城,这里表明了朋友长时间地在外游历。知君坐见嗤,则是说诗人通过书信了解到朋友的近况,同时也流露出一份淡淡的忧伤或自嘲。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抒情手法,也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跋京仲远所藏杨补之红绫上所作著色掀篷梅
朔云暗天垂到地,朔风裂山吹脱耳。
长江万顷一艇子,一夜雪寒不成睡。
诗翁晓起鬓髼松,缩颈微掀黄篾篷。
夜来急雪已晴了,东方一抹轻霞红。
江梅的皪开独树,篷间截入梅尺许。
老干新枝紫复青,花雕白玉须黄金。
满身满面都是雪,梅雪却与霞争明。
不知诗翁何处得霜锯,和雪和梅斸将去。
恐是并州快剪刀,不然吴刚修月斧。
下无根干上无梢,一眼横陈梅半腰。
东省拈出寒萧萧,至今花头雪未销。
寄题周子中监丞万象台
昔从永和望青原,永和在地山在天。
今从青原望万象,青原在下台在上。
乘成先生学海龙,眼高四海空复空。
如登中天骛八极,下视积苏同绛宫。
万物一马喻多少,漆园小家穷计校。
须弥芥子亦未妙,葱岭老胡乌知道。
此诗解嘲仍索闹,举似先生应绝倒。
夏日小饮分题得菱用辘轳体
不是齐堂觳觫生,如何双抵独峥嵘。
犀中忽有红尖角,天上也无甜底冰。
只爱衣裳桃杏浅,谁知肌骨雪霜明。
酒徒苦问渠名姓,无姓无名字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