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恐著鞭迟,谁能更回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奔走(bēn zǒu)的意思:指匆忙奔跑,形容忙碌劳累。
东门(dōng mén)的意思:指离开、出走、辞职等意思。
二疏(èr shū)的意思: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不亲近。
覆车(fù chē)的意思:指事情的结果与原本的预期相反,出现了完全相反的情况。
挂冠(guà guān)的意思:指退休或卸任。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回顾(huí gù)的意思:回顾指回头看、再看一遍。表示回顾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润屋(rùn wū)的意思:修缮房屋,使之更加美观、舒适。
喧喧(xuān xuān)的意思:喧闹、嘈杂
阳路(yáng lù)的意思:阳光明媚的道路,比喻人生顺利、前途光明。
在前(zài qián)的意思:在前指的是在某个位置或者顺序上位于前面。
争先(zhēng xiān)的意思:指力争领先或争取先机。
- 注释
- 喧喧:形容声音大,热闹非凡的样子。
洛阳路:指代繁华的都市街道,洛阳为古代著名都市。
奔走:快速地跑,形容忙碌急促的样子。
争先步:争着走在前面,比喻竞争激烈。
迟:慢,延迟。
更回顾:回头再看,比喻反思或顾及身后之事。
覆车:翻车的事故,比喻前人的失败或教训。
虽在前:就在眼前,已经发生过的。
润屋:使家室富裕,这里指追求财富。
何曾惧:从不害怕,表示对危险不顾。
贤哉:真是贤明啊,赞叹之词。
二疏:指疏广和疏受,西汉时期的两位贤臣。
东门挂冠:在东门脱下官帽,象征辞官归隐。
- 翻译
- 在繁华喧闹的洛阳道路上,人们匆忙奔跑争先恐后。
只怕行动慢了落后,谁又愿意停下来回头看看。
明明前面已有翻车的警示,但为了财富谁真正在意过危险。
只有那两位贤明的疏广、疏受,毅然决定在东门外挂冠归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的都市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洛阳城中路人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于名利的渴望和追逐。开篇“喧喧洛阳路,奔走争先步”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洛阳城内熙熙攘攘、人潮涌动的情景,人们都在赶路,争取第一。
紧接着的“唯恐著鞭迟,谁能更回顾”则透露出一种急迫的心态,人们害怕落后,急于求成,却几乎无暇回首。这里的“鞭”指的是马车上的鞭子,象征着时间的紧迫和竞争的激烈。
“覆车虽在前,润屋何曾惧”这两句诗,则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人们对于灾难的无知和盲目自信。尽管“覆车”(翻倒的车子)就在眼前,提醒着失败的教训,但人们却像“润屋”(即将倾盆的大雨未至之前先有预兆,但屋顶不会因此而感到恐惧)一样,对可能到来的灾难毫不在意。
最后,“贤哉只二疏,东门挂冠去”则描绘了一位士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选择了退出。这里的“二疏”是指一位名叫二疏的人物,他可能是一位有道德、有智慧之人,而“东门挂冠去”则意味着他选择了一种隐退的生活方式,将自己的官帽挂在东城门上,表示放弃仕途。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洛阳城中喧嚣和人们急于追求名利的刻画,以及一位贤士的退出,表现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