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一六合,拔剑逐亡胡。
猥以鲍车朽,疲此骊山徒。
灞陵(bà líng)的意思:指人或物离开原来的环境、位置或状态。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阖闾(hé lǘ)的意思:指古代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的国君,也用来形容君主的尊号。
金精(jīn jīng)的意思:指金子和精明能干的人。
骊山(lí shān)的意思:骊山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也用来比喻高大、峻峭的山峰。
流泉(liú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涌出,喻指文章或言辞流畅而有力。
求仙(qiú xiān)的意思:指追求长生不老、寻求神仙仙境的愿望。
泉涂(quán t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喧闹嘈杂。
神都(shén dōu)的意思:指某个地方非常繁华、热闹,人们生活富裕,文化底蕴深厚。
水银(shuǐ yín)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迅速敏捷,像水银一样流动不定。
瓦器(wǎ qì)的意思:比喻能力低下、才智不足的人。
未来(wèi lái)的意思:指未来的前景非常广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湛卢(zhàn lú)的意思:形容宝剑的光亮耀眼。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创作的《咏史十三首》中的第十首,主题为历史讽刺与批判。诗中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追求长生不老的神话故事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对权力、欲望以及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
首句“秦王一六合”,开篇即点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伟业,然而紧接着的“拔剑逐亡胡”则暗示了他对外征伐的残酷与野心。随后,“威殚乃厌死,求仙问神都”揭示了秦始皇晚年对死亡的恐惧,转向寻求长生不老的途径,反映了人性中对生命永恒的渴望与无奈。
“玉椹尚未来,水银閟龟凫”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玉椹、水银、龟凫分别代表了古代传说中的长生药、炼丹术等,表达了秦始皇对不死之药的执着追求,但这些所谓的灵丹妙药最终未能实现他的愿望。
“生掘阖闾冢,金精发湛卢”进一步描绘了秦始皇为了寻找长生不老的秘密,不惜破坏前朝君主的陵墓,挖掘金银财宝,甚至可能包括珍贵的宝剑湛卢,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权力的贪婪,也暗含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最后,“猥以鲍车朽,疲此骊山徒”两句,通过对比秦始皇的奢华生活与劳役者的悲惨命运,揭示了权力与财富背后的残酷现实。“鲍车朽”可能是指秦始皇的豪华车队腐朽,而“骊山徒”则是指在骊山修建陵墓的劳工们,他们的生命被无情地消耗在无尽的劳作之中,反映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不见灞陵下,瓦器流泉涂”作为结语,以灞陵(秦始皇陵)为例,通过对比秦始皇陵墓的豪华与劳工们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沉感慨。瓦器与流泉涂的对比,既是对秦始皇陵墓奢华外表的讽刺,也是对劳工们辛酸生活的同情与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失败及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权力、欲望与历史悲剧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历史反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