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秋且半,夕气忽已清。
南邻招客饮,步听危涧声。
我怀岂在酒,酒觞且徐倾。
百事(bǎi shì)的意思:形容事情繁多,琐碎纷乱。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儿时(ér shí)的意思:指人的童年时光,也表示人生经历中美好的回忆。
发茎(fā jīng)的意思:指植物的茎发芽生长,也比喻事物开始出现或发展。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故情(gù qíng)的意思:指旧时的情感、旧日的情怀。形容对过去的事情或人情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故里(gù lǐ)的意思:故里指的是一个人的故乡或祖籍。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酒觞(jiǔ shāng)的意思:指宴会上敬酒的场合。
来归(lái guī)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露白(lòu bái)的意思:指事情的真相或秘密被揭示或暴露出来。
南邻(nán lín)的意思:指南方的邻居,即指南方国家。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乡曲(xiāng qū)的意思:乡曲是指乡村间的小路,比喻生活简朴、宁静而美好。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老返乡,与南邻杨氏共度中秋佳节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故乡和童年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老来归故里,百事非故情。”表达了诗人年老时回到家乡,发现人事已非,唯有心中那份对故乡的深情依旧。接着,“惟有山间月,犹作儿时明。”诗人以明月为喻,寄托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月光如旧,而人事已非,情感真挚动人。
“是时秋且半,夕气忽已清。”描述了中秋时节,秋意渐浓,傍晚的空气变得清新宜人。接下来,“南邻招客饮,步听危涧声。”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在南邻家饮酒的场景,边走边听溪水潺潺,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月色酒中乱,树影盘中横。”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酒宴情景,月光洒在酒杯中,仿佛与酒色交织,而树影则在盘中投下斑驳的图案,增添了宴会的浪漫与神秘感。
“乡曲佳节意,风露白发茎。”诗人感慨于故乡的节日气氛,即使岁月流逝,白发苍苍,心中的喜悦与对家乡的热爱却未曾减退。最后,“我怀岂在酒,酒觞且徐倾。”诗人表示,自己怀念的并非仅仅是酒,而是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欢乐时光,因此他缓缓地倒满酒杯,享受这份难得的团聚时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