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其四》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其四》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蒸]韵

候雁来归北,寒鱼陟负冰

相乌风色改,旸谷日华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色(fēng sè)的意思:指风的气势和色彩,比喻景物或事物的气势、情趣或特点。

负冰(fù bīng)的意思:承受冰的重量或负担。比喻承担沉重的责任、负担或压力。

谷日(gǔ rì)的意思:指谷物丰收的日子,比喻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安定的时期。

候雁(hòu yàn)的意思:指秋天时候雁群南飞,预示着季节的变迁和冬天的临近。

来归(lái guī)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日华(rì huá)的意思:指太阳光辉,形容光彩耀眼,光辉灿烂。

相乌(xiāng wū)的意思:指互相勾结、串通作案。

雁来(yàn lái)的意思:指消息传来或人来访。

注释
候雁:大雁。
归:返回。
北:北方。
寒鱼:寒冷的鱼。
陟:逆流而上。
负冰:身上带着冰。
相乌:乌鸦。
风色改:天气变化。
旸谷:指日出的地方。
日华升:朝阳升起。
翻译
等候的大雁从北方归来,寒冷的鱼儿逆流而上,身上结着冰。
乌鸦的飞翔身影预示着天气变化,朝阳升起在旸谷之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色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欣喜。"候雁来归北,寒鱼陟负冰"中,“候雁”指的是等待着大雁返回北方,这里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转;“寒鱼陟负冰”则形象地描绘了水中的鱼儿在冰下活动的情景,传达出早春时分自然界逐渐苏醒的氛围。

"相乌风色改,旸谷日华升"两句接着展开了对春意渐浓的描述。"相乌风色改"中,“相乌”即乌鸦相会,意味着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至;“风色改”则是指随着春风的吹拂,一切皆呈现出新的面貌。"旸谷日华升"描绘了阳光穿透山谷,使得大地回暖生机的情景,“旸谷”即深谷,而“日华升”则是太阳的光辉逐渐上升,照亮了一切。

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自然写实,不仅展现了早春的美丽,更传达了一种对新生的期待和喜悦。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雨中怀孝廉杨元章·其二

纤手双鬟拍拍成,佳人催到不呼名。

天边鸿雁如相助,调转潇湘又几声。

(0)

荔品·其一

开门倚杖日曈昽,香送千岩万壑风。

抱膝树根情巳适,枕流石上趣谁同。

轻翻酒帽梨花白,遥见帘衣杮蒂红。

不怕四闻箫鼓沸,前身领过蕊珠宫。

(0)

过仙芝山房

溪上成幽隐,踰山景更清。

超然绝尘想,静里只空明。

月落钟声远,蛩喧夜气生。

明晨携一衲,窈窕又山行。

(0)

村家

茅檐亦不寒,粝饭亦得饱。

田妇无装束,何必城中好。

日斜抱犊归,喜尔无牙爪。

(0)

去妇词

故人昨日新,新人明日故。

同是机中人,何必问缣素。

(0)

华清宫

绣岭出烟村,宸游迹尚存。

离宫何处是,流水至今温。

辇路年深废,峰峦幸后尊。

空馀一片月,犹似照朱门。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