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沉桥外翠,空听石间泉。
庙古门当岸,村孤屋背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舟行于江面,四周景物静谧而幽深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与静交织、自然与人文相融的山水画卷。
首句“细草扁舟暮”,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细草与扁舟是傍晚时分常见之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寒云澹树天”一句,通过寒云与淡树的对比,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天空景象,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冷寂之美。
“渐沉桥外翠,空听石间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随着视线的延伸,远处的青山渐渐隐没在一片翠绿之中,而近处的溪流则潺潺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通过听觉元素,让读者仿佛能亲耳听到自然的声音,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庙古门当岸,村孤屋背田”两句,则将人文景观融入自然之中。古老的庙宇与岸边相对,孤独的村落与背后的农田相映成趣,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这种对历史遗迹和乡村生活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最后,“众山看处断,微雨滞炊烟”两句,以远眺群山的视角结束全诗,同时引入了微雨与炊烟的元素,既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也暗示了生活的温暖与希望。群山的断续与炊烟的停滞,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傍晚江面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深思考,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回味。
深沈阃外略,奕世当荣寄。
地裂大将封,家传介圭瑞。
至今漳河俗,犹受仁人赐。
公初镇惟邢,决胜无精兵。
重围逼大敌,六月守孤城。
政用仁恕立,恩由赏罚明。
遂令麾下士,感德不顾生。
于时闻王师,诸将兵颇黩。
天子狩南汉,烟尘满函谷。
纯臣独耿介,下士多反覆。
明公仗忠节,一言感万夫。
物性如蒺藜,化作春兰敷。
见说金被烁,终期玉有瑜。
移官万里道,君子情何如。
伊昔避事心,乃是方袍客。
顿了空王旨,仍高致君策。
安知七十年,一朝值宗伯。
言如及清风,醒然开我怀。
宴息与游乐,不将衣褐乖。
海底取明月,鲸波不可度。
上有巨蟒吞,下有毒龙护。
一与吾师言,乃于中心悟。
咄哉冥冥子,胡为自尘污。
《赠李中丞洪一首》【唐·皎然】深沈阃外略,奕世当荣寄。地裂大将封,家传介圭瑞。至今漳河俗,犹受仁人赐。公初镇惟邢,决胜无精兵。重围逼大敌,六月守孤城。政用仁恕立,恩由赏罚明。遂令麾下士,感德不顾生。于时闻王师,诸将兵颇黩。天子狩南汉,烟尘满函谷。纯臣独耿介,下士多反覆。明公仗忠节,一言感万夫。物性如蒺藜,化作春兰敷。见说金被烁,终期玉有瑜。移官万里道,君子情何如。伊昔避事心,乃是方袍客。顿了空王旨,仍高致君策。安知七十年,一朝值宗伯。言如及清风,醒然开我怀。宴息与游乐,不将衣褐乖。海底取明月,鲸波不可度。上有巨蟒吞,下有毒龙护。一与吾师言,乃于中心悟。咄哉冥冥子,胡为自尘污。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8267c68424a36d8977.html
昔年攀桂为留人,今朝攀桂送归客。
秋风桃李摇落尽,为君青青伴松柏。
谢公南楼送客还,高歌桂树凌寒山。
应怜独秀空林上,空赏敷华积雪间。
昨夜一枝生在月,婵娟可望不可折。
若为天上堪赠行,徒使亭亭照离别。
欲赏芳菲肯待辰,忘情人访有情人。
西林可是无清景,祗为忘情不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