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临江台寄陈瑜仲陈熙父》
《望临江台寄陈瑜仲陈熙父》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孤台临断岸此地攀登

擘石沈危浪,盘空缀古藤。

山童牧笛,溪妇晒鱼罾

极目溟涨垂纶愧未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垂纶(chuí lún)的意思:垂纶是指钓鱼时,钓竿的顶端向下垂直地放在水面上,等待鱼儿上钩的姿势。在引申意义上,垂纶表示等待时机,专心等待事情的发展。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断岸(duàn àn)的意思:指江河湖泊的岸边因水势猛烈而决裂的现象,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溟涨(míng zhǎng)的意思:形容水面或河水涨得很高。

牧笛(mù dí)的意思:指牧人吹奏的笛子,比喻对牧业或农业耕种等工作的熟悉和精通。

目观(mù guān)的意思:观察目光

攀登(pān dēng)的意思:努力向上爬升,克服困难,追求成功。

盘空(pán k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空无一物,空荡荡的状态。

山童(shān tóng)的意思:山中的孩子,比喻不谙世事的人或幼稚的人。

鱼罾(yú zēng)的意思:比喻诱捕或陷害别人的计策或手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江边景象。诗人以“孤台临断岸”开篇,点明了地点的独特与孤独感,仿佛一座孤岛矗立在江边,与外界隔绝。接着,“此地昔攀登”,暗示这里曾有人迹,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擘石沈危浪,盘空缀古藤”两句,生动描绘了江面的波涛汹涌与空中缠绕的古藤,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山童横牧笛,溪妇晒鱼罾”则转向了人物的活动,山间孩童悠扬的笛声与溪边妇女晾晒渔网的画面,为这幅山水画卷添上了生活气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

最后,“极目观溟涨,垂纶愧未能”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大海的向往与对垂钓技艺的自谦,既有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渴望,也有对自己能力的反思,情感深沉而内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的穿插,构建了一个既壮阔又温馨的江边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游妙峰

寻真偶入招提境,览胜频登诘曲山。

万古乾坤一俯仰,百年人世几忙閒。

钟声缭绕僧初定,树影参差户半关。

兴尽不堪归去晚,恍然身在五云间。

(0)

与竹为二陈进士乃尊题

先生高想超尘俗,蒋径新开十亩园。

期与此君同节操,每寻幽处避嚣喧。

风来小院声敲玉,雨过前山翠绕轩。

昨夜春雷耸头角,龙孙无数出东垣。

(0)

次毛参将秋日江居十章为浔阳甘贡士赋·其二

云净群峰出,江空一鸟迟。

雨前萝补屋,霜后菊编篱。

巢燕非新主,沙鸥是故知。

考槃人自取,天地岂吾私。

(0)

利国驿上汉高皇祠

汉皇祠外抱江村,石径苔深长绿痕。

潍水鸿沟俱不远,数声啼鸟向黄昏。

(0)

杏花初开书此遣兴

春到年年醉习家,閒将野意向人誇。

东风报道清明近,扶病犹能看杏花。

(0)

送王澄之弟还镇海

上国来游重友于,归情犹自忆江湖。

一樽不尽临歧意,明月西风雁影孤。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