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草间(cǎo jiān)的意思:指在草地上行走,形容人行走时轻快自如。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蛩响(qióng xiǎng)的意思:形容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婚嫁(hūn jià)的意思:指婚姻的结合和婚礼的庆祝。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门人(mén rén)的意思:指拜师学艺的学生或门徒。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去官(qù guān)的意思:指被罢免官职或辞去官职。
尚平(shàng píng)的意思:表示对平等、公正的追求和崇尚。
守故(shǒu gù)的意思:守故指坚守传统、保持旧有习俗、不愿改变。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 注释
- 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故篱:故乡。
尚平:即尚长(尚子平)。
一作“向平”。
陶令:即陶潜(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称。
蛩响:犹蛩声。
蛩:蟋蟀。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
言其简陋。
空林:渺无人迹的树林。
期:约,约定。
- 翻译
- 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
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
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早秋时节于山中所感所思。开篇“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平淡与无奈的态度,同时又展现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接着,“岂厌尚平婚嫁早,卻嫌陶令去官迟”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对比古代诗人陶渊明迅速辞官归隐的行动,来表达自己对于现实中仕途升迁之慢的不满。这里的“岂厌尚平婚嫁早”可能是在借古人的早婚早嫁来比喻自己对仕途的不满,而“卻嫌陶令去官迟”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及时辞官归隐的抱怨。
下面的“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两句,是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蛩和蝉都是秋天才会鸣叫的声音,它们急促或低沉的声音在这里被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悲凉之情。
最后,“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两句,则是诗人在山中感受到了极度的寂寞和孤独。柴门即柴扉,是指家乡的门户,这里的“寂寞柴门人不到”表达了家园无人问津的凄凉景象。而“空林独与白云期”则是诗人在这寂寞中,只能与山中的白云为伴,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为伍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个孤独、寂寞而又充满哲思的山居生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自由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怀·其八
天命有生死,人事有盛衰。
亘古每如此,一致该百为。
墨翟非达道,徒尔悲练丝。
寥寥千载间,圣贤眼中稀。
悠悠水东逝,忽忽日西驰。
为学苟未至,于人犹可思。
发言一不善,虽马亦难追。
修身撰良辰,浩然排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