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甲(bīng jiǎ)的意思:指战士穿戴战甲,准备上战场。比喻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困难和挑战。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传化(chuán huà)的意思:传递并改变
垂白(chuí bái)的意思:指年老体衰,白发苍苍。
单于(chán yú)的意思:指匈奴的首领,也用来形容权势极大的人。
斗牛(dòu niú)的意思:指两头野牛交锋的场面,比喻力量相争或争斗激烈的情况。
共传(gòng chuán)的意思:共同传播,共同传承
红潮(hóng cháo)的意思:形容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年轻一代。
化日(huà rì)的意思:化解危机,消除困难。
使轺(shǐ yáo)的意思:指人才的使用和任用。
送使(sòng shǐ)的意思:指派使者或代表团送去贺礼、信件等。
天书(tiān shū)的意思:指难以理解或难以解读的文字或符号。
洗马(xǐ mǎ)的意思:指通过努力工作或艰苦奋斗,使得原本不好的事物变得好起来。
销兵(xiāo bīng)的意思:指解散军队或裁减兵员。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吟鞭(yín biān)的意思:吟鞭是一个中国成语,指的是骑马行走时,悠闲地吟咏着诗歌,挥舞着马鞭。它形容人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地吟咏,享受自己的世界。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季开生的《洗马桥王三侠君》描绘了一幅边塞风情的画面。首句“灵崖北下莽萧萧”以苍茫的景象起笔,展现出灵崖北麓的荒凉与寂静。"旧是单于洗马桥"点明了地点的历史背景,暗示这里曾是古代边关的重要场所,或许还与军事活动有关。
接下来的两句“野槿帖山垂白叶,番河归海逆红潮”,通过写实的自然景观——野槿树叶泛白,河流逆流而上的红潮,寓言性地反映了边疆的变迁和宁静中的动荡。"共传化日销兵甲"进一步表达了对和平到来,战争消弭的期盼,"不厌寒星送使轺"则传达出使者不畏艰辛,坚守职责的精神。
最后两句“万里天书自西出,吟鞭应叹斗牛遥”以“天书”象征朝廷的命令或圣旨,从遥远的西方传来,诗人骑马吟诵,感叹路途遥远,与前文的地理距离呼应,也暗含对国家统一和边疆治理的深沉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洗马桥为载体,通过自然景色和历史联想,表达了对和平、边疆治理以及忠诚使命的赞美和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