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常规(cháng guī)的意思:按照既定的规则和习惯进行,没有特殊之处。
复壁(fù bì)的意思:指修复城墙或房屋,使其重现昔日的辉煌。
九枝(jiǔ zhī)的意思:指事物分散,没有统一的整体。
镂冰(lòu bīng)的意思:形容雕刻、刻画极其细致。
秦火(qín huǒ)的意思:秦火是指烽火,起源于中国古代秦朝时期的军事用语,意为军事警报或战争的征兆。
青琐(qīng suǒ)的意思:指琐碎琐细的事物。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夷陵(yí líng)的意思:指平定叛乱或征服敌人,使其归附。
一柱(yī zhù)的意思:指支撑整个建筑物的柱子,比喻承担重任、支持大局的人或事物。
重帘(zhòng lián)的意思:指大门帘幕重重,形容阻隔、限制严密,使人难以进入或了解内情。
九枝灯(jiǔ zhī dēng)的意思:形容灯火辉煌,照亮周围一片。也比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繁荣。
一柱观(yī zhù gu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定不移、始终如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或节庆活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复。开头两句“复壁交青琐,重帘挂紫绳”表达了宏伟建筑内部装饰的精致和华丽,其中“复壁”指的是层叠的墙壁,“青琐”形容色彩的鲜明,如同翡翠一般;“重帘”则是厚重的窗幔,而“紫绳”则是用紫色的丝线织成的装饰。
接下来的两句“如何一柱观,不碍九枝灯”写的是室内的陈设,尽管有高大的柱子,但并不妨碍到处悬挂的九支精美的灯笼。这说明了古代建筑设计上的巧思和对室内空间利用的艺术性。"一柱观"可能是指厅堂中的立柱,而“不碍九枝灯”则展示了空间布局的合理与和谐。
中间两句“扇薄常规月,钗斜只镂冰”描绘的是女性使用的生活用品,如薄扇可能是夏日用以驱热的工具,“常规月”则是一种规矩之月形状的装饰;“钗斜”指的是头饰的倾斜,而“只镂冰”则象征着精致细巧,犹如冰面上的纹理一般。这些物品都透露出当时女性生活的雅致与高贵。
最后两句“歌成犹未唱,秦火入夷陵”颇为神秘,可能暗示着宴会还在进行中,但音乐尚未开始,或者是诗人对于那即将到来的盛大乐章有所期待;“秦火”一词较难解读,或许象征着某种力量或热情,而“入夷陵”则可能是一个地名,表达了一种境界的超越。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宏伟、奢华且充满艺术氛围的场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杜若九韵
杜若自霏青,矶苔匝翠屏。
露欺承唾袖,风约采香舲。
秋艳雾如梦,夜愁天有星。
引丝能袅袅,结佩可玲玲。
花国芙蓉署,春人豆蔻龄。
瘦鬟云底溜,低泣雨边听。
热媚撩酣夕,残芳弄古冥。
乾坤无废弃,江海太伶俜。
苦累输渠脱,飘然过眼萍。
阅永定河
永定本无定,竹箭激浊湍。
长源来塞外,两山束其间。
挟沙下且驶,不致为灾患。
一过卢沟桥,平衍渐就宽。
散漫任所流,停沙每成山。
其流复他徙,自古称桑乾。
所以疏剔方,不见纪冬官。
一水麦虽成,亦时灾大田。
因之创筑堤,圣人哀民艰。
行水属之淀,荡漾归清川。
其初非不佳,无奈历多年。
河底日以高,堤墙日以穿。
无已改下流,至今凡三迁。
前岁所迁口,复叹门限然。
大吏请予视,蒿目徒忧煎。
我无禹之能,况禹未治旃。
讵云其可再,不过为补偏。
下口依汝移,目下庶且延。
复古事更张,寻思有所难。
《阅永定河》【清·弘历】永定本无定,竹箭激浊湍。长源来塞外,两山束其间。挟沙下且驶,不致为灾患。一过卢沟桥,平衍渐就宽。散漫任所流,停沙每成山。其流复他徙,自古称桑乾。所以疏剔方,不见纪冬官。一水麦虽成,亦时灾大田。因之创筑堤,圣人哀民艰。行水属之淀,荡漾归清川。其初非不佳,无奈历多年。河底日以高,堤墙日以穿。无已改下流,至今凡三迁。前岁所迁口,复叹门限然。大吏请予视,蒿目徒忧煎。我无禹之能,况禹未治旃。讵云其可再,不过为补偏。下口依汝移,目下庶且延。复古事更张,寻思有所难。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2067c67d4ada1d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