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楼(biān lóu)的意思:指建筑物的边角楼,比喻地位低下或不重要的角色。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防秋(fáng qiū)的意思:预防秋天的到来
飞仙(fēi xiān)的意思:指人的修为高深,能够飞升仙界。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风笛(fēng dí)的意思:形容声音悲伤凄凉,如风笛声一般。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暮年(mù nián)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阶段。
山堂(shān táng)的意思:指山中的大堂,比喻学问渊博、才能出众的人。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仙去(xiān qù)的意思:指仙人离去,形容人去世或离开。
阳风(yáng fēng)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春风,形容春天的和煦气候。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总成(zǒng chéng)的意思:总成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把各个部分或要素归纳、合并成一个整体。
二十四(èr shí sì)的意思:指人的能力、智慧或技能非常高超。
二十四桥(èr shí sì qiáo)的意思:形容桥梁众多,数量繁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王奕所作,名为《临江仙·和元遗山题扬州平山堂》。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怀旧之情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二十四桥明月好,暮年方到扬州。”这里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到了晚年才来到扬州,对那里的景致有着深刻的印象。二十四桥常指扬州的古桥,而今夜之明月,则是诗中反复出现的情感寄托。
“鹤飞仙去总成休。”这句话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仿佛在说,无论是世间的纷争还是个人的奔波,最终都将平静下来,如同那飞走的鹤儿般自在。
“襄阳风笛急,何事付悠悠。”诗人提到襄阳的风笛,给人一种急促的感觉,仿佛在讲述某种紧迫的情绪。然而,这种情绪却又被交付给了悠悠的时光,让人不禁思考生命中的种种往事。
“几阕平山堂上酒,夕阳还照边楼。”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图景:在扬州的平山堂上饮酒,夕阳的余晖依然洒满了远处的边楼。这不仅是对环境的细腻描写,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即便是在边远的地方,也能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不堪风景事回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的风景时,内心深处的感慨。或许是因为年岁已高,对往昔的记忆愈发珍视,所以在面对美景时,更觉不忍心转身离去。
“淮南新枣熟,应不说防秋。”最后两句诗中提到的“淮南新枣”指的是当地成熟的枣子,而“应不说防秋”则是在告诫自己或他人,不必过于担忧即将到来的秋季。这里有着对生活的从容与接受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扬州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晚年时对生活、自然以及历史记忆深刻的情感联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携家观农事实验场还憩邻校六朝松下
城根吐广场,偕寻忘南北。
碧草连无垠,日气翻野色。
篱落转花径,丛菊自成国。
方塘鹅鸭喧,圈牛杂白黑。
暖风流未高,萌颖待滋息。
学稼通化工,茫茫呼后稷。
隔泥古松在,摩抚拨荆棘。
离披倒山影,挂枝悟写墨。
承平题句处,魂痕不可拭。
车音荡长墙,飞唾接归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