婢喜蚕三幼,奴贪雨一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短衣(duǎn yī)的意思:指穿着短衣服,暗指贫穷或不足以应对寒冷的情况。
刮膜(guā mó)的意思:指通过刮除表面的薄层来揭示事物真相或本质。
衡茅(héng máo)的意思:衡量,比较
金篦(jīn bì)的意思:用金子做的篦子,比喻诗文优美。形容文章或言辞非常精细、优美。
穷巷(qióng xiàng)的意思:指贫穷的巷子或街道,也用来比喻境况困顿、贫困潦倒。
三幼(sān yòu)的意思:指幼稚、幼小。
噬脐(shì qí)的意思: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互相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
销骨(xiāo gǔ)的意思:形容事物极度寒冷,使人感到骨头都要冻碎。
谢金(xiè jīn)的意思:指因为贪婪而失去一切财富。
- 翻译
- 年轻时过于追求功名,晚年追悔莫及。
穿着短衣还沾满泥土,贫穷的巷子里到处是污垢。
婢女因蚕宝宝的成长而欢喜,仆人渴望一场能犁田的雨水。
简陋的茅屋让我看清世事,擦拭眼睛的动作表达对繁琐事务的解脱。
- 注释
- 早仕:年轻时的仕途。
谗销骨:追求功名导致身心疲惫。
迟归:晚年。
悔噬脐:后悔已来不及。
短衣:简陋的衣服。
掩胫:沾满泥土。
穷巷:贫穷的街道。
多泥:到处是泥泞。
婢喜:婢女因...而欢喜。
蚕三幼:蚕宝宝的成长。
奴贪:仆人贪婪。
雨一犁:一场能犁田的雨水。
衡茅:简陋的茅屋。
明我眼:让我看清现实。
刮膜:擦拭眼睛。
谢金篦:对繁琐事务的解脱,如用金篦刮去眼中尘埃。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杂感六首(其五)》。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仕途早年的反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早仕谗销骨"表达了诗人年轻时为了仕途而遭受的艰辛和被排挤的痛苦,"迟归悔噬脐"则流露出他对过去选择的懊悔,觉得如果能回头,就像后悔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一样。
"短衣犹掩胫"描绘了诗人穿着简朴,但仍需在泥泞小巷中奔波的场景,暗示了他的生活困顿。"婢喜蚕三幼,奴贪雨一犁"通过婢女因蚕宝宝的成长而喜悦,农奴渴望雨水以耕田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勤劳朴实生活的理想。
最后两句"衡茅明我眼,刮膜谢金篦"运用了比喻,衡茅(简陋的茅屋)象征着清贫的生活却让诗人看清了世事,如同去掉眼中杂质;"刮膜谢金篦"则表达诗人愿意放弃尘世繁华,回归简单生活的决心,以"刮膜"自比,表示要摒弃世俗的虚伪和浮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陆游对过去仕途的反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清贫生活的坚守和自我净化的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边
边云四顾浓,饥马嗅枯丛。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
昨夜东归梦,桃花煖色中。
昔昔盐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
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
昨夜宿南陵,今旦入芦洲。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
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
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
登舻眺淮甸,掩泣望荆流。
绝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
倏忽坐还合,俄思甚兼秋。
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谁令乏古节,贻此越乡忧。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十九
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
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翱翔于礼园。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咎繇为谋不仁远,士会为政群盗奔。
克宽则昆虫内向,彰信则殊俗宅心。
浮桥有月支抱马,上苑有乌孙学琴。
赤玉则南海输赆,白环则西山献琛。
无劳凿空于大夏,不待蹶角于蹛林。
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
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
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
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
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
中坐瞰蜿虹,俯伏视流星。
不寻遐怪极,则知耳目惊。
日落长沙渚,曾阴万里生。
藉兰素多意,临风默含情。
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
幸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