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母久未葬,魂冷常夜嘶。
病妇槌心号,血尽身为泥。
我死不自惜,少忍赋有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离世后的哀伤和无奈。诗中“两母久未葬,魂冷常夜嘶”两句,描绘了一种极度悲痛的情景,两位母亲去世而尸骨未能安葬,灵魂似乎在寒冷的夜晚发出凄厉的呼唤。这种描写传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和对现实无力的愤懑。
接下来的“病妇槌心号,血尽身为泥”两句,则形象地描述了一位生病的妇女在极度痛苦中挣扎,她的心如同被钉子锤击,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甚至到了生命力耗尽、身体虚弱如泥的地步。这不仅是对病痛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深切创伤。
“我死不自惜,少忍赋有甓”表达了诗人面对亲人的离世,自己也愿意放弃生命去换取他们的安息,只要能稍微减轻些许痛苦。这里的“赋有甓”可能是指希望能够为逝者找到一个安宁之地。
最后,“何当深九仞,更与崇四尺”则是在表达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渴望,期盼着有一天能给亲人们建造一座足够深和宽敞的墓穴,以示永恒的哀思。这里的“深九仞”和“崇四尺”都是形容墓穴的大小,显示了诗人对逝者安葬的迫切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亲人离世后的痛苦描写,以及对未来的渴望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哀思深沉和对生命尊严的珍视。
迢迢仆马西南出,行到山庄刚落日。
绕屋更无竹与松,满园惟有芋和栗。
缭垣独舍鲜邻居,上下数间皆斗室。
除尘解橐理明灯,始馀隙地堪容膝。
芦帘草阁壁泥涂,竹榻槿篱户蓬荜。
村中夜静绝更筹,床下秋深鸣蟋蟀。
频频转侧梦难成,惝恍中心如有失。
忽听阶前飞雨骤,重闻屋角迅雷疾。
狂涛汹涌势澎訇,万马争奔声怒叱。
排山倒海震撼来,四体摇摇心胆慄。
照户方惊熌电光,破窗更讶飓风䬆。
此时枕簟一齐冰,陋屋难将风窦窒。
拥衾不敢偶伸头,满屋昏昏黑如漆。
可怜旅舍本凄凉,那堪风雨增萧瑟。
《宿大坪庄,夜半风雨骤至,走笔率记》【清·林占梅】迢迢仆马西南出,行到山庄刚落日。绕屋更无竹与松,满园惟有芋和栗。缭垣独舍鲜邻居,上下数间皆斗室。除尘解橐理明灯,始馀隙地堪容膝。芦帘草阁壁泥涂,竹榻槿篱户蓬荜。村中夜静绝更筹,床下秋深鸣蟋蟀。频频转侧梦难成,惝恍中心如有失。忽听阶前飞雨骤,重闻屋角迅雷疾。狂涛汹涌势澎訇,万马争奔声怒叱。排山倒海震撼来,四体摇摇心胆慄。照户方惊熌电光,破窗更讶飓风䬆。此时枕簟一齐冰,陋屋难将风窦窒。拥衾不敢偶伸头,满屋昏昏黑如漆。可怜旅舍本凄凉,那堪风雨增萧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1767c6c19b61828599.html
簇柳遮鸦,澄波浴鹭,长堤远照还明。
望烟芜款款,尽一片车声。
渐迢递、轻烟散尽,晚天山色,飞入重城。
趁绿阴如水,曲阑西阁同登。
眼前风景,算沧桑、一霎难凭。
便燕麦词工,莺花讯老,苦雨谁应。
卧看浮云点点,倚画阑、慵赋新晴。
甚渔舟唱晚,蘋波秋意微生。
沧海横流,恨天下、滔滔皆是。
空怅望、蘧庄松菊,豆池荷芰。
万里他乡回首日,一年故国伤心事。
到如今、无地觅桃源,唐虞世。争笛浦。曹瞒置。
飞骑处,孙郎至。但点螺山在,垂虹桥圮。
野水新蒲秋雨后,西风衰柳斜阳里。
任君家、有此好田园,归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