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的作品《与仲木索季容诗》中的一节,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友人季容才华的赞赏和对其生活境遇的关切。
首句“知君有爱弟”,点明了诗人对友人季容的了解,特别是对其弟弟的爱护之情。接着,“诗句更清新”一句,赞美了季容的诗歌作品,认为其语言流畅、意境清新,体现了季容在文学上的造诣。
“文在黄初上,名藏白屋贫”两句,运用了典故,以“黄初”象征文学的高峰,而“白屋”则指简陋的住所,暗示季容虽然生活贫困,但其文学成就依然卓然于世。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季容不为物质所累、坚持文学追求的精神的敬佩。
“好风人梦远,旧雨客来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好风象征着理想的追求,人梦远则表达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诗人与季容之间深厚友谊的延续,即使时光流逝,旧日的朋友仍会频繁来访,共话文学。
最后,“莫惜携□草,玄亭与细论”中的“□草”可能是指书籍或文稿,意为不要吝啬分享自己的作品,可以在玄亭(可能是指一个安静的读书或聚会的地方)细细讨论,共同探讨文学的奥秘。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季容深入交流,共同提升文学素养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季容的赞美和对文学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彭孙贻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纪怀并引·其十六
倚门有二亲,下车伏地拜。
拭泪转开颜,问讯疑梦寐。
乍聚忘远游,囊空反增爱。
有美弱冠弟,青衿亦聪慧。
随行兼问字,二亲欢更倍。
东觅仙掌莲,西慕瑶池会。
莲实犹可得,桃熟难更再。
但酿清为圣,浊亦贤可待。
蓂开柏叶进,菊绽桑落美。
张筵聚宾从,门巷填车盖。
余舞老莱斑,弟咏南山对。
诸孙争进履,椿荣萱树背。
有召忽临门,承欢仅六载。
于今涕泪多,不忍见松桧。
祁山人游武夷追送李氏阡即席赋赠·其一
武夷多奇峰,九溪曲相连。
窈窕信灵异,虚无俨群仙。
昔我远游之,枕席生云烟。
朝饮幔亭峰,夕泛驾壑船。
忽忽六七载,冠緌为纠缠。
脱屣苦不早,白发将垂肩。
君今蹑其巅,使我双泪泫。
碌碌复何为,妻子岂难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