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令四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华美的闺房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女子生活的奢华与雅致。
“秾”字开篇,点明了女子服饰的浓艳与丰富,暗示了其身份的高贵和生活的情趣。“袿衱矜严旧院风”,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穿着的华美与庄重,仿佛能感受到庭院中流传着的传统与规矩。“宜平视,绣褥隐芙蓉”,则将视线转向了室内布置,绣花的垫褥如同隐藏的莲花,既是对女子生活空间的赞美,也暗喻了女子内心的高洁与淡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艺术感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古代女子服饰的华丽,更体现了她们生活的精致与高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蓦山溪·其十六蜡梅
小山苍翠,竹影横窗畔。
青缕断薰炉,觉身居、风台月观。
清香招近,谁为植幽丛,金作蓓,蕾成花,尚带鹅黄浅。
汉宫半额,未许人间见。
不比岭前梅,问无因、天高水远。
宜烟宜雨,淡淡一枝春,乘好兴,缀新诗,只恐冰生砚。
蓦山溪·其九
重黎默运,可意萦人处。
清楚玉蕤仙,独幽栖、村溪月坞。
冰腮露鬓,佳致在西湖,月出早,雪消迟,立马红墙序。
寒梢微萼,点点蝇头许。
欲露小檀心,似生怕、施朱红紫。
返魂香细,堪吊独醒人,临泽国,袭清风,且咏离骚句。
选冠子·其一
憔悴江山,凄凉古道,寒日澹烟残雪。
行人立马,手折江梅,红萼素英初发。
月下瑶台,弄玉飞琼,不老年年春色。
被东君、唤遣娆红,高韵且饶清白。
因动感、野水溪桥,竹篱茅舍,何似玉堂金阙。
天教占了,第一枝春,何处不宜风月。
休问庾岭止渴,金鼎调羹,有谁如得。
傲冰霜、雅态清香,花里自称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