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景敛空晖,雕擎然九微。
若教离席秉,清泪亦沾衣。
此诗描绘了烛光在夜晚的辉煌与独特之美。首句“藻景敛空晖”以藻饰之景收敛了天空的光辉,形象地展现了烛光的明亮与夺目。接着,“雕擎然九微”运用夸张手法,将烛光比作高举的雕刻,照亮了九微星,进一步强调了烛光的璀璨与非凡。
“枝骈当夕寝,花丽合欢帏”两句,将烛光比作枝叶繁茂、花朵华丽的景象,与合欢帏(象征着喜庆和团圆的帷幕)相映衬,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这里不仅赞美了烛光的美丽,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光以夜珠并,照将宵月希”则将烛光与夜明珠相提并论,说明其光芒之盛,甚至超过了夜间的月亮,突出了烛光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照将宵月希”这一描述,暗示了在烛光的照耀下,夜晚的月色显得黯淡无光,进一步强化了烛光的主导地位。
最后,“若教离席秉,清泪亦沾衣”表达了如果在离别宴席上手持此烛,可能会因思念或离愁而泪湿衣襟的情感。这既是对烛光情感价值的肯定,也是对离别之苦的深刻体会,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真谛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烛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