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午烟方举,隆冬布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载一加冠。
坚读吾由命,长贫汝自安。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家生(jiā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家庭中成长,受到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加冠(jiā guàn)的意思:给予荣誉或赞扬,使之更加出色或完美。
隆冬(lóng dō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季。
陋巷(lòu xiàng)的意思:指狭窄、破旧、不起眼的巷道或街道,也比喻贫穷、落后的环境。
瓢箪(piáo dān)的意思:比喻形状相似但实际用途不同的事物。
生计(shēng jì)的意思:
◎ 生计 shēngjì
(1) [means of livelihood]∶谋生的办法
教育是为生活而不仅仅为生计作准备,是为生存而不是为谋生作准备
(2) [living]∶生活的状况
但伙计本非仇敌,生计艰难,要求提高待遇,也正是人情之常。——柯灵《遥夜庥》
(3) [plan] ∶谋划;产生计策
事生谋,谋生计。——《鬼谷子》
吾家(wú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
自安(zì ān)的意思:指自己安心、安逸、安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在寒冬中生活的艰辛与贫困。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家庭成员在饥寒交迫中的生活状态。
首句“吾家生计窄”,开门见山地揭示了家庭经济状况的窘迫。接着,“岁岁惯饥寒”一句,点明了这种贫困是常态,年复一年,无从改变。以下几句通过“薄午烟方举”、“隆冬布不完”等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冬日里家庭的贫困与艰难。尤其是“三旬九遇食”和“十载一加冠”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食物短缺和成长的不易,反映了家庭经济的极度匮乏。
“坚读吾由命,长贫汝自安”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子女的期望与教育理念。他鼓励孩子们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即使长期处于贫困之中,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最后,“但看颜氏子,陋巷乐瓢箪”一句,借用了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表达了即使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快乐和满足,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富足对于克服物质贫困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普通家庭在贫困条件下的生活状态,也蕴含了对教育、自我激励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屏山中五百众,大有神通并妙用。
可怜辛苦宾头卢,无时不赴檀门供。
就令侍者托钵归,眼上不惜长双眉。
问渠扇子在何处,临风更索犀牛儿。
犀牛儿吼难描摸,王维笔下丹青薄。
西湖烟雨漫遮藏,日出东山露头角。
远山近山浓淡青,朝云暮云先后生。
我楼虽小实空阔,云自往来山自横。
山耶云耶两无碍,地久天长果谁在。
渺茫蜃气等虚空,纵有轩窗宁足怪。
为爱云山搆小楼,看山看云今白头。
山形起伏只如旧,云湿云晴知几秋。
门窗向山作长揖,长揖云山两俱入。
推窗送山出楼去,山出云归楼自立。
愚公好勤不奈閒,孙孙子子厌跻攀。
眼空四海本无物,何事欲移门外山。
转蓬无定在,飘飖将何之。
未遽离本根,赖有回飙吹。
在昔从一官,整驾来南陲。
何意十载留,竟负三年期。
上有垂白亲,下有初长儿。
平生已艰瘁,况复当乱离。
及兹神武师,拓地如拾遗。
遂令客行士,秋晏薄言归。
慈母既生还,弱子亦抱持。
歌舞入故都,志愿幸无违。
鸿鹄游四海,鹪鹩守一枝。
宁守卑栖分,不随鸿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