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啸万林端,呼风作天籁。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其五》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廛居倦喧卑,区中憎陕隘"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逃离,以及对于山中清净环境的向往。"游目宇宙间,山河真砺带"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心旷神怡,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一啸万林端,呼风作天籁"生动地描绘了一场独特的体验:诗人在高处一声长啸,引来山风,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这种境界超越了凡尘,是一种精神的解放和飞扬。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自然的宁静,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内在平静的愿望。诗人的笔触轻盈而不失力度,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败荷
摇风犹似旆,倾雨不成盘。
西风未禁十日,早作背时看。
寂寞六郎秋扇,牵补灵均破屋,风露半襟寒。
坐感青年晚,不但翠云残。叹此君,深隐映,早阑珊。
人间受尽炎热,暑夕几凭阑。
待得良宵灏气,正是好天良月,红到绿垂乾。
摇落从此始,感慨不能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