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富春滩》
《上富春滩》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唤得扁舟一叶轻,钓台波上夕阳明。

固宜烟鸟人意,只为云山识我情。

日午前虽较热,帆风后却尤清。

吾庐更在楚溪口,归卧北窗听竹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钓台(diào tái)的意思:指以假象或诱饵吸引对方上钩,达到自己的目的。

帆风(fān fēng)的意思:指顺风,比喻情况顺利,事情顺利进行。

归卧(guī wò)的意思:归还、归宿

后却(hòu què)的意思:表示在事情发生之后,却有相反的结果或情况。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日午(rì wǔ)的意思:指太阳正午时分,比喻事物达到最高点或最热闹的时候。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午前(wǔ qián)的意思:指上午,时间为早晨到中午之间。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烟鸟(yān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轻盈、短暂、不牢固。

阳明(yá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的阳光。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机智。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边垂钓图景。诗人乘着一叶扁舟,悠然自得地在夕阳映照下的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漂浮,与自然和谐共处。诗中“唤得扁舟一叶轻”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仿佛是与自然对话,召唤出这轻盈的小舟。

接着,“钓台波上夕阳明”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水面波光与天边余晖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诗人通过“固宜烟鸟知人意,只为云山识我情”这两句,表达了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交流,无论是烟雾缭绕的鸟儿还是云雾缭绕的山峦,都似乎能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下半部分,“篷日午前虽较热,帆风晚后却尤清”则描述了时间的流转,从白日的炎热到傍晚的清爽,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感受,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最后,“吾庐更在楚溪口,归卧北窗听竹声”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想象自己回到家中,面对北窗,倾听竹林中的声音,享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洞庭十二偈·其十

黄昏戌,有口何妨长挂壁。

半帘秋色卷西风,一点青灯照茆室。

(0)

偈一百二十首·其一○四

寒来共向无烟火,饭了同烹雪色茶。

饱食高眠无一事,不知何以报官家。

(0)

拟寒山寺·其三十一

有人好臧否,信口乱比况。

张三小有才,李四大无当。

终日品藻人,不知是虚诳。

自己一灵物,抛在粪堆上。

(0)

和李元叔正字书怀崇字韵奉还所借诗卷

杜陵句法今谁到,君自门墙数仞崇。

未许前人得高处,间于五字见新功。

淹留书馆残灯火,孤负淮山旧桂丛。

眼看封侯谈笑觅,绝胜潦倒坐诗穷。

(0)

予行为魏仓监门忽得前监仓官诗人江南彭少逸诗因次韵时彭以遗火失官·其一

闻道长安桂作薪,斗升谁乞向隅人。

魏仓一炬非无为,似与寒枯慰晚春。

(0)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其一

俗尘云海涨,客虑风旌摇。

还从不了处,坐以一念超。

深居炷炉熏,翛然带忘腰。

养生置莫论,吾已陋松乔。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