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影山围住,风声雁带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后事(hòu shì)的意思:指人死后的事情,也可泛指事情结束后的处理。
教民(jiào mín)的意思:教育人民,启发民众
可哀(kě āi)的意思:可怜、可悲
莓苔(méi tái)的意思:指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民气(mín qì)的意思:指民众的情绪和心情。
难问(nán wèn)的意思:难以询问或得到答案
气塞(qì sāi)的意思:形容气愤到极点,难以忍受。
前因(qián yī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的原因或导致结果的因素。
涕泪(tì lèi)的意思:眼泪流下
一雨(yī yǔ)的意思:指一场雨,也可引申为一次变革或一次重大事件。
远望(yuǎn wàng)的意思:远远地望着远方。
- 鉴赏
这首诗《赣州杂感(其四)》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明震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后事真难问,前因更可哀”,开篇即以一种沉重的语气,道出了对历史的不可知性和命运的悲凉。后事难以预料,前因令人哀叹,这两句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颔联“几人收涕泪,一雨长莓苔”,进一步描绘了历史的无情和自然的冷酷。在风雨交加中,莓苔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而“几人收涕泪”则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历史的悲剧时,往往无力回天,只能默默承受,表达了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和无奈。
颈联“霁影山围住,风声雁带来”,转而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山峦在雨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风声中传来大雁的鸣叫,似乎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反衬出人间的纷扰与痛苦,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谁教民气塞,远望一登台”,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在诗人看来,是某种无形的力量导致了民气的压抑,使得人们无法自由地呼吸。他呼吁人们站出来,远眺未来,寻找希望的光芒,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和人性光明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自然和社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王宗正定国与苏翰林先生黄校书鲁直唱和
东国宽市征,西山休骑屯。
时清诗人喜,洗濯出佳言。
渊源苏夫子,河入莆菖翻。
轨辙校书君,驾骖盗骊奔。
后来得浚冲,它人孰窥藩。
譬余学礼素,妇祭盛于盆。
不应麾门墙,尚许酌衢樽。
梦天九门开,灿然列星繁。
群公顾我喜,颜若白璧温。
赤城何足蹑,愁绝永嘉孙。
次韵太学宋学正遐叔考试小疾见寄
萧然如裴叔则,颊毛疏复长。
邈然如王夷甫,高致宜庙廊。
功名四皓云泉外,诗赋三闾草木香。
君莫誇熙宁登科面玉雪,只今未老鬓发苍。
不应弹琴酒炉坐,消渴还有禅病缚。
不忘相抛白社一岁长,浮我杜举须十觞。
结交齐东李文叔,自倚笔力窥班扬。
谈经如市费雌黄,冰炭何用置我肠。
胜游独不思迎祥,漾舟荷渚水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