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方去著风前帽,我已寒如露后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儿子(ér zi)的意思:指男性子女,多用来形容对儿子的爱和期望。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生涯(shēng yá)的意思:人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送生(sòng shēng)的意思:指送人去世或者送别离去。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相遇(xiāng yù)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人或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遇。
眼看(yǎn kàn)的意思:立刻;马上
- 注释
- 山:指代某个地方。
九日花:秋季盛开的花,可能指菊花。
故人:老朋友。
风前帽:迎风飘扬的帽子,可能象征自由或外出。
露后葭:秋露打湿的芦苇,形容寒冷。
柴门:简陋的木门,象征隐居生活。
陶岁月:消磨时光。
生涯:生活。
堂堂:茂盛的样子。
双鬓:两鬓,指头发。
华:白发。
- 翻译
- 哪里的山上没有九月盛开的花,老朋友相逢之处就成为了我的家。
你正要去戴那顶迎风的帽子,我已经冷得像秋后的芦苇般瑟瑟发抖。
长久以来关闭柴门度过岁月,晚年依靠子孙来延续生活。
眼睁睁看着那一树繁花凋零,两鬓怎能不早早生出白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重阳节相遇的情景,以及他们各自的生活状态。首句“何处山无九日花”以问句起,展现出秋日菊花盛开的景象,暗示了佳节的气氛。接着,“故人相遇即为家”表达了朋友相聚的温馨和对家的归属感。
“君方去著风前帽”描绘友人头戴风帽的形象,可能是在户外活动,而“我已寒如露后葭”则写出诗人自己感到清冷,如同露水打湿后的芦苇。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两人不同的生活境遇。
“久闭柴门陶岁月”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淡,而“晚凭儿子送生涯”则透露出晚年依靠儿辈维生的现实。最后两句“眼看一树堂堂去,双鬓那能不早华”,诗人感叹时光流逝,看到菊花盛开,不禁感慨自己双鬓已斑白,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和自我生活的叙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以及对人生阶段的深深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华山
青苍河一隅,气状杳难图。
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无。
力疑擎上界,势独压中区。
众水东西走,群山远近趋。
天回诸宿照,地耸百灵扶。
石壁烟霞丽,龙潭雨雹粗。
澄凝临甸服,险固束神都。
浅觉川原异,深应日月殊。
鹤归青霭合,仙去白云孤。
瀑漏斜飞冻,松长倒挂枯。
每来寻洞穴,不拟返江湖。
傥有芝田种,岩间老一夫。
边风行
边马萧萧鸣,边风满碛生。
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声。
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
将军占气候,出号夜翻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