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其四》
《菩萨蛮·其四》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雨馀翠袖琼肤润。一枝想像春困老眼见花时。

花心未衰。酿成谁与醉。应把流苏缀。

泪沁枕囊香。恼侬归梦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困(chūn kù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人们由于身体虚弱而感到困倦。

翠袖(cuì xiù)的意思:形容女子手臂纤细柔美,如翠玉般婉约动人。

归梦(guī mèng)的意思:指回忆过去的梦境或回忆往事。

花心(huā xīn)的意思:形容人对感情不专一,容易变心。

老眼(lǎo yǎ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的眼力衰退,视力变差。

流苏(liú sū)的意思:指物体下垂的部分,也比喻人物的品质或形象。

伤春(shāng chūn)的意思:伤害春天,指破坏春天的美好景象或心情。

想像(xiǎng xiàng)的意思:指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力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情景。

眼见(yǎn jiàn)的意思:亲眼看到的事实或现象。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枕囊(zhěn náng)的意思:指将某种东西放在枕头下面或枕头里,使自己能够安心入睡。也比喻有事情可以依靠的人或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菩萨蛮(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春愁和深沉的情感。

"雨馀翠袖琼肤润",这里运用了鲜明的形象,将春日细雨后的湿润景象与女子的肌肤相比较,表达了一种柔美且生动的意境。"一枝想像伤春困"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美好而又易逝的感慨,通过花枝引发无尽的遐想和怀念。

"老眼见花时。惜花心未衰"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年迈之际,对于花开仍然持有深厚的情感和珍视之意。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颂,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生命、岁月的沉思。

"酿成谁与醉。应把流苏缀"则在询问,究竟是与何人共同享受这醇酒,是否应该将那些流泪的丝线缝补起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泪沁枕囊香。恼侬归梦长"则是诗人在述说自己的悲伤,泪水浸润了枕头,留下了香气,而这些都化作了夜里的长梦。这两句充满了哀愁和无尽的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淡雅而又不失深邃的情怀。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遣兴五首·其三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0)

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尝于江南诸山访之莫致陈侍御知予所好因访剡溪樵客偶得数株移植郊园众芳色沮乃知敬善所有是蜀道菵草徒得嘉名因赋是诗兼赠陈侍御

昔闻红桂枝,独秀龙门侧。

越叟遗数株,周人未尝识。

平生爱此树,攀玩无由得。

君子知我心,因之为羽翼。

岂烦嘉客誉,且就清阴息。

来自天姥岑,长疑翠岚色。

芬芳世所绝,偃蹇枝渐直。

琼叶润不凋,珠英粲如织。

犹疑翡翠宿,想待鹓雏食。

宁止暂淹留,终当更封植。

(0)

黄头郎

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

沙上蘼芜花,秋风已先发。

好持扫罗荐,香出鸳鸯热。

(0)

送友人游湖南

所投非旧知,亦似有前期。

路向长江上,帆扬细雨时。

春生南岳早,日转大荒迟。

尽采潇湘句,重来会近期。

(0)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其一

长亭一望一徘徊,千里关河百战来。

细柳旧营犹锁月,祁连新冢已封苔。

霜凋绿野愁无际,烧接黄云惨不开。

若比江南更牢落,子山词赋莫兴哀。

(0)

遣怀

病肠休洗老休医,七十能饶百岁期。

不死任还蓬岛客,无生自有雪山师。

浮云聚散俱关虑,明月相逢好展眉。

既兆未萌闲酌度,不如中抱是寻思。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