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日本杂事诗·其二十七》
《日本杂事诗·其二十七》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石塔光明照夜灯,武尊宫阙觚棱

至今洒涕吾孀语,携酒相寻白鸟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鸟(bái niǎo)的意思:白鸟指的是纯洁无暇的美丽鸟类,也用来比喻品德高尚、清白无辜的人。

宫阙(gōng què)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也用来形容非常庞大的建筑物。

觚棱(gū léng)的意思:指物体的棱角突出、锋利。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明照(míng zhào)的意思:明亮的照射,指明确而清楚地表达或揭示某种事物。

洒涕(sǎ tì)的意思:洒涕指流泪,眼泪涌出。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照夜(zhào yè)的意思:夜晚照明,形容亮度极高。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鉴赏

这首诗由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名为《日本杂事诗》之二十七,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对日本的观察与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日本的石塔与中国的武尊宫阙进行对照,通过“光明照夜灯”与“郁觚棱”这样的描绘,展现了两地建筑的不同风貌和文化特色。

“石塔光明照夜灯”,这一句描绘了日本石塔在夜晚发出的明亮光芒,仿佛是夜间的明灯,给人以温暖与指引。这里的“石塔”不仅指物理上的建筑,也象征着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和对光明的追求。

“武尊宫阙郁觚棱”,则转而描述了中国宫殿的雄伟与庄严,其中“郁觚棱”形象地描绘了宫殿屋檐上雕刻的复杂图案,展现出中国建筑的精致与历史的厚重。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中日两国在建筑风格和文化传承上的差异。

后两句“至今洒涕吾孀语,携酒相寻白鸟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感慨。这里“吾孀语”可能是指对失去伴侣或亲人的哀悼之言,“白鸟陵”则可能是对逝去之人的墓地的隐喻。诗人通过携酒相寻,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同时也暗示了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中日两国的自然景观、建筑风格以及文化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异国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受,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经历和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高阳乐人歌

高楼大道北,酒作桃花颜。

但饮无所苦,脱取黄金鞭。

可怜白鼻騧,银鞍照雪色。

烂醉渡河归,障泥惜不得。

(0)

醉同渭臣弟踏月寻仲生不见戏作·其二

夜色柴门暗似春,空将擘阮问西邻。

却怜孤负多情月,对影三人少一人。

(0)

盆中朱鱼

绿藻盈盈动,朱鳞两两俱。

悠然相乐意,何处是江湖。

(0)

江上小诗二十首·其七梅子洲

梅子洲前月,何人独自看。

莫教停两浆,游子正含酸。

(0)

蒲亭杂咏四首·其二

小邑邻三户,空城仅百家。

云山环听事,鸟雀噪排衙。

地瘠无官马,秋荒减贡茶。

相逢诸父老,为劝种桑麻。

(0)

汤山

烟海非一状,秋光乱众山。

浮云去不息,行者能无还。

霜老天根涸,风黄雉子斑。

将归忘日夕,新月在禅关。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