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雨二首·其二》
《苦雨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沈一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嘉谷报成西,愁霖烂作泥。

山椒凫影合,木末荇花齐。

江暗频骄鳄,林昏屡误鸡。

菜根三尺水,兼巳没黄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尺水(chǐ shuǐ)的意思:比喻程度相差悬殊,无法相提并论。

愁霖(chóu lín)的意思:形容愁闷的心情像连绵不断的阴雨一样。

黄齑(huáng jī)的意思:指粗劣、低劣的饭食或食物。

嘉谷(jiā gǔ)的意思:指美好的谷地,比喻荣华富贵的境地。

木末(mù mò)的意思:木末指木头的末梢,比喻事物的最后一点或最后的结果。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山椒(shān jiāo)的意思:山椒是一种辛辣的调味品,也用于比喻人的性格或行为犀利、火辣。

三尺水(sān chǐ shuǐ)的意思:指距离很近,非常亲近的关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雨水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首句“嘉谷报成西,愁霖烂作泥”以对比手法开篇,先提到丰收的希望(嘉谷),后述及愁人的暴雨(愁霖),将谷物与雨水的对立形象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山椒凫影合,木末荇花齐”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雨水对山间和林木的影响,凫鸟的影子在雨水的浸润下变得模糊,而林间的荇花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繁茂。

“江暗频骄鳄,林昏屡误鸡”则进一步描绘了雨水对江河与森林的具体影响,江面因雨水而显得昏暗,鳄鱼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为猖獗;林中因雨水而变得昏暗,使得鸡群迷失方向。最后,“菜根三尺水,兼已没黄齑”以菜田为例,说明雨水已经深达三尺,连黄齑(一种腌菜)都已被淹没,形象地展示了雨水之多,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破坏程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反映了作者对连日大雨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困扰和损失的深切忧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受力。

作者介绍
沈一贯

沈一贯
朝代:明

(1531—1615)浙江鄞县人,字肩吾,号龙江。隆庆二年进士。在史馆不肯依附张居正,志节耿介,闻于中朝。万历二十二年,由南京礼部尚书入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后首辅赵志皋卒,遂为首辅。于立太子、谏矿税使等,均洽舆情。后对楚宗(武昌宗室抢劫楚王府)、妖书、京察三事,所持态度颇违清议。又与同僚沈鲤不和,欲挤之使去。三十四年,竟与鲤同罢。凡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累加至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擅词章,有《敬亭草》、《吴越游稿》等。
猜你喜欢

三次书怀

默察天翻地覆由,寸心无处著私愁。

忠唐不复瞻双庙,误汉皆知罪五侯。

牧马入南飞浙水,狩车遵北感陈留。

山川满目花如旧,邂逅春风可问不。

(0)

七月望郡庠赋秋声诗且欲不犯题字及见所作良可发笑因赋二首示诸儿·其二

气应商声惨又清,人閒难听亦难名。

非神非鬼洞庭乐,为鹤为风淝水兵。

老叶自吟高处调,寒蛩相趁闹中鸣。

西风机籁年年事,分付与天心自平。

(0)

再次习池诗韵寄程帅二首·其二

春意垂垂如我老,客怀领略欠当时。

倏惊鶗鴂鸣清昼,便有蜻蜓点碧池。

酒榼相过但溪友,锦囊馀几问庐儿。

芳辰渠尽人离索,苦念从公乘烛嬉。

(0)

代和陈郎中丹桂三首·其一

千古陵阳芳桂丛,凌风擎出蕊珠宫。

渥丹自是天然质,不学桃花点注红。

(0)

服椒法歌

青城山老人,服椒得妙诀。

年过九十馀,貌不类期耋。

再拜而请之,忻然为我说。

蜀椒贰斤净,解盐六两洁。

糁盐慢火煮,煮透滚菊末。

初服十五圆,早晚不可辍。

每月渐渐增,累之至二百。

盐酒或盐汤,任君意所歠。

服及半年间,胸膈微觉塞。

每日退十圆,还至十五粒。

俟其无碍时,数复如前日。

常令气熏蒸,否则前功失。

饮食蔬果等,并无所忌节。

一年效即见,容颜顿悦泽。

目明而耳聪,须乌而发黑。

补肾轻腰身,固气益精血。

椒温盐亦温,菊性去烦热。

四旬方可服,服之幸毋忽。

逮至数十年,功与造化埒。

耐老更延年,不知几岁月。

嗜欲若能忘,其效尤卓绝。

我欲世人安,作歌故怛切。

(0)

清平乐.秋晚,伯成兄往龙兴山中,意其登山临水,不无闺房之思,作此词恼之

银屏绣阁。不道鲛绡薄。嘶骑匆匆尘漠漠。

远过夕阳村落。乱山千叠无情。今宵遮断愁人。

两处香消梦觉,一般晓月秋声。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