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早 发 奴 寨 宋 /陆 游 暖 彻 衣 篝 蜡 炬 明 ,邻 鸡 喔 喔 促 残 更 。丈 夫 虽 有 四 方 志 ,客 子 终 悲 千 里 行 。月 落 龙 蛇 蟠 木 影 ,山 空 风 雨 起 滩 声 。上 车 莫 恨 晨 霜 冷 ,又 得 修 途 一 日 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更(cán gēng)的意思:指夜晚已经很深了,但仍有人在唱歌、吹奏乐器等活动。
方志(fāng zhì)的意思:方志是指古代地方志书的简称,也用来形容详细记录事物的情况和变化的书籍。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客子(kè zǐ)的意思:指客人或外地人的孩子。
蜡炬(là j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光辉短暂,即光芒一闪即逝。
里行(lǐ x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喔喔(wō wō)的意思:形容鸟类鸣叫声或人们喊叫声。
喔促(wō cù)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敏捷。
蟠木(pán mù)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的才能、品德等在某一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上车(shàng chē)的意思:指得到机会或加入某个团体,也可表示成功或进步。
蛇蟠(shé pán)的意思:形容蜿蜒曲折、错综复杂。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滩声(tān shēng)的意思:指河流或海洋中水流冲击岩石或沙滩时所发出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声音宏亮、嘹亮。
修途(xiū tú)的意思:通过修行达到道德境界或者学问的境地。
衣篝(yī g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外地获得了成功或财富后,返回家乡并享受富裕的生活。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龙蛇蟠(lóng shé pán)的意思:形容事物纷繁复杂,错综复杂。
四方志(sì fāng zhì)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能够广泛地了解、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和知识。
- 翻译
- 篝火温暖照亮衣物,蜡烛明亮照见邻居鸡鸣催天明。
男子虽然胸怀大志向四方,但游子终究会为千里行程而感伤。
月亮落下,龙蛇般的树影在地面盘旋,山中空旷,风雨声在沙滩上响起。
上车时不必遗憾早晨霜寒,因为前方还有晴朗的一日路程等待我们。
- 注释
- 暖彻:温暖透彻。
篝:火堆。
蜡炬:蜡烛。
喔喔:鸡鸣声。
残更:深夜。
丈夫:指男子。
四方志:远大的志向。
客子:旅人。
千里行:长途跋涉。
月落:月亮落下。
龙蛇蟠木影:月光下树木的影子像龙蛇盘绕。
山空:山中寂静。
滩声:江滩上的风雨声。
恨:遗憾。
晨霜:早晨的霜冻。
修途:漫长的旅途。
一日晴:一天的好天气。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早发奴寨》,描绘了清晨离家出行的情景。首句“暖彻衣篝蜡炬明”,通过篝火的温暖和明亮,展现了启程前的温馨与寂静。次句“邻鸡喔喔促残更”,以邻鸡报晓的声音,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旅程的开始。
“丈夫虽有四方志”,表达了主人公胸怀壮志,欲往四方闯荡的决心。然而,“客子终悲千里行”,又流露出离别家乡、踏上长途跋涉的孤寂与哀愁。接下来两句“月落龙蛇蟠木影,山空风雨起滩声”,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旅途中的苍茫与艰辛。
最后两句“上车莫恨晨霜冷,又得修途一日晴”,给予出行者鼓励,尽管早晨霜寒,但只要坚持,前方必有晴朗的一天。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感伤,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