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远曲》
《送远曲》全文
明 / 薛蕙   形式: 乐府曲辞

劳劳亭下秦淮水,锦帆摇摇沙尾

少年远作万里行愁结双娥低不起

向来祇为新知乐,不悟翻成别时恶。

尊中安得千日酒,同埋黄垆亦何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悟(bù wù)的意思:不理解或不明白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愁结(chóu jié)的意思:指心中的忧愁、烦恼像结在一起的麻绳一样,无法解开。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锦帆(jǐn f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光明的前景。

劳劳(láo láo)的意思:劳累、辛苦。

里行(lǐ x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千日(qiān rì)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形容事物经过千辛万苦才能实现。

秦淮(qín huái)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沙尾(shā wěi)的意思:指事物末端或末尾的部分。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摇摇(yáo yáo)的意思:形容事物摇摇晃晃,即将倒塌或崩溃。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劳劳亭(láo láo tíng)的意思:形容人勤劳努力,不辞辛劳。

千日酒(qiān rì jiǔ)的意思:千日酒是指喝了千日之后才能醉的酒,比喻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达到某种境界或成就。

鉴赏

这首《送远曲》是明代诗人薛蕙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一位青年离别时的愁绪与不舍。

“劳劳亭下秦淮水”,开篇以劳劳亭和秦淮水起兴,营造出离别的氛围。劳劳亭是古代送别之地,秦淮水则增添了离别的哀愁与绵长。接着,“锦帆摇摇系沙尾”一句,通过描绘帆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与岸边沙尾相系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少年远作万里行”,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年轻的旅人,即将踏上遥远的旅程。“愁结双娥低不起”则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离别前的内心状态,愁绪如同重压一般,使得双眉紧锁,无法抬起,形象地表现了离别之痛。

“向来祇为新知乐,不悟翻成别时恶。”这两句转折,从离别的痛苦转而反思,原来是为了结交新友的快乐,却未曾料到会成为分别时的痛苦。这种反差,加深了离别的哀伤。

最后,“尊中安得千日酒,同埋黄垆亦何有。”表达了对长久相聚的渴望,即使能有千日酒,也难以弥补离别的遗憾。即便是共同埋入黄土,也无法挽回时光的流逝,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转折,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相聚的渴望,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薛蕙

薛蕙
朝代:明   生辰:1489~1539年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猜你喜欢

寄缪梅澥二首·其一

主人爱我累千觞,赠我珍珠字数行。

相剑不逢雷焕子,弹琴谁遇蔡中郎。

中年哀乐频搔首,往日莺花只断肠。

聊为鸡声一兴舞,晨星三五在东方。

(0)

寄郑爽斋书题后

小院重门寂寂春,落花拂地静无尘。

可怜双燕如期至,不见年时旧主人。

(0)

拟答乌拉草问即依元韵

观风懒作探花使,辱在刍荛访异材。

冀北群空多骨相,江南春信只梅开。

品题不薄茅檐陋,采取能将卉圃该。

见否何劳重讯问,而今杖策自田来。

(0)

乌拉草三首·其二

白岳灵葩属贡参,寻常弱草亦堪吟。

生当夏雨宜河畔,捣向秋风入夜砧。

翻笑倾葵空自卫,更如挟纩可人心。

缘随野老同行止,未必跫然喜足音。

(0)

广宁道上忧旱二首·其一

十日征途往复还,翻因苦旱念民艰。

独留夕照明郊甸,尽有晴岚带远山。

芳树笼阴皆暑气,老农挥汗尚愁颜。

谁知霖雨成何日,空望浮云去住閒。

(0)

口占一绝送松乔陪祀

冈回水抱陟还涉,紫气氤氲射眉睫。

悄悄无声一夜霜,归途马上看红叶。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