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边三派铳,墙下几千觚。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的《感时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一个小村庄的防御设施和村民的勇敢精神。
首句“蕞尔庄虽小”,点明了村庄的规模虽小,但接下来的诗句却揭示出这个小村庄并不缺乏警惕与准备。接着,“提防有老夫”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村中担当起守卫的责任,体现了老一辈人的智慧与担当。
“门边三派铳,墙下几千觚。”这两句通过具体的防御设施——门边的火炮(铳)和墙下的箭矢(觚),展现了村庄的防御工事之完备。这不仅是为了抵御外敌,更是对内部安全的一种保障。
“抟击如风虎,支更似夜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村民们的团结协作比作迅猛的风虎,以及夜晚的乌鸦,形象地表现了他们面对威胁时的紧密合作与机警应对。
最后,“民心多奋勇,劝尔莫来图。”表达了诗人对村民勇敢精神的赞扬,并以恳切的语气告诫潜在的敌人或威胁,不要轻举妄动,因为村民们的心中充满力量,不容侵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小小村庄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中人们对于家园安全的重视、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勇敢无畏的态度,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来去路
后山路安来,前山路安去。
高中不无低,自有可通处。
譬如涧谷水,日夜泉源注。
但闻水流声,不见来去路。
避碍适其顺,智本何所恶。
后世穷梯航,乃以嗜欲故。
汉武天马歌,文采诚独步。
焉知十万师,暴骨委秋露。
我愿四达衢,但行商与贾。
一遇荷戈人,寸跬不可度。
戊戌端午
退休敢望赐宫衣,破箧重寻旧暑絺。
梅子黄时端午又,葵花红处故园非。
画符焉用元无病,标锦休争但合归。
赖有故人饷新煮,一杯草草勒鱼肥。
旅况戏题
行役亦何聊,听予旅况谣。
水须分岭顶,路必过山腰。
早问人求店,无轻马度桥。
衣袍不解带,侧卧几寒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