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仪 林 寺 宋 /黄 圭 探 幽 适 兴 访 仪 林 ,休 听 春 蛙 说 雨 深 。翠 竹 黄 花 新 般 若 ,青 山 绿 水 旧 知 音 。禅 盟 苏 晋 情 相 契 ,酒 恋 渊 明 醉 且 斟 。此 去 雪 峰 应 不 远 ,肯 容 杖 履 谩 相 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旧知(jiù zhī)的意思:旧时的熟人或旧日的朋友。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适兴(shì xīng)的意思:适应时势,合乎时宜。
探幽(tàn yōu)的意思:探索深奥的道理或事物,寻找隐藏的真相。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相契(xiāng qì)的意思:指彼此心意相通、意见一致。
雪峰(xuě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覆盖着白雪。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杖履(zhàng lǚ)的意思:指老人的拐杖和鞋子,代指年老体弱。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竹黄(zhú huáng)的意思:指竹子的黄色,比喻人品正直、道德高尚。
翠竹黄花(cuì zhú huáng huā)的意思:指事物本来的颜色或形态,没有经过人为的修饰或加工。
青山绿水(qīng shān lǜ shuǐ)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风景,也可用来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
- 翻译
- 我深入探索幽静之地寻找灵感,不必听信春蛙关于雨量的闲言。
新绿的竹子和黄花象征着新的智慧,青山绿水则是老朋友的象征。
我和苏晋的禅修之心相互契合,对酒的热爱让我沉醉其中。
这次前往雪峰应该不会太远,是否能允许我随意漫步寻找它?
- 注释
- 探幽:深入探索。
适兴:适合兴趣。
仪林:幽静之地。
休听:不必听。
春蛙:春天的青蛙。
说雨深:谈论雨量。
翠竹:青翠的竹子。
黄花:黄色的花朵。
般若:智慧。
青山绿水:青山绿水。
旧知音:老朋友。
禅盟:禅修的约定。
苏晋:历史人物,指晋代的陶渊明。
情相契:心灵相通。
酒恋:对酒的热爱。
渊明:陶渊明。
醉且斟:沉醉并斟酒。
雪峰:雪山。
应不远:不会太远。
肯容:是否允许。
杖履: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谩相寻:随意寻找。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圭的《宿仪林寺》,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探访寺庙时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首句“探幽适兴访仪林”直接点题,写作者为了寻求清幽之境和愉悦的心情而来到仪林寺。第二句“休听春蛙说雨深”以春蛙的鸣叫反衬出环境的宁静,暗示雨量并不大。
接下来,“翠竹黄花新般若”描绘了寺内清新的自然景象,翠竹与黄花象征着佛教中的智慧与纯净。“青山绿水旧知音”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水之间的深厚情感,仿佛这些自然景物都是老朋友一般。
“禅盟苏晋情相契”借用典故,表达作者与寺中僧人之间深厚的禅意契合,如同晋代的苏轼与陶渊明那样志趣相投。“酒恋渊明醉且斟”则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借酒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最后两句“此去雪峰应不远,肯容杖履谩相寻”,诗人期待能更接近那如雪峰般的高洁境界,暗示自己愿意不辞劳苦地寻找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和自然之美的深深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