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写新诗寄微之偶题卷后》
《写新诗寄微之偶题卷后》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写了吟看满卷愁,浅红笺纸小银钩

未容寄与微之去,已被人传到越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ěxīnshīwēizhīǒujuànhòu
táng / bái

xiěleyínkànmǎnjuànchóuqiǎnhóngjiānzhǐxiǎoyíngōu

wèiróngwēizhībèirénchuándàoyuèzhō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红笺(hóng jiān)的意思:红色的纸笺,常用于写信或通信。

寄与(jì yǔ)的意思:寄托希望、寄托感情

笺纸(jiān zhǐ)的意思:指纸张,也可指书信、信札。

银钩(yín gōu)的意思:指用银制成的钩子,比喻文采出众、书法绝妙。

注释
吟:吟咏,写作。
满卷愁:满篇的忧愁,形容情绪低落。
浅红笺纸:淡红色的信纸,古人常用于写信。
小银钩:形容书法娟秀,如同银钩般美丽。
微之:唐代诗人元稹的字,这里指元稹。
去:前往,寄出。
已被人传到越州:已经被人传递到了越州,越州是地名,这里指元稹所在的地方。
翻译
我提笔写下满篇忧愁,淡红色的信笺上勾勒着小小的银钩字迹。
还没来得及将信寄给微之,这封信的内容就已经被人传到了越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书信交流的情感。诗中“写吟看满卷愁”表现了诗人在阅读与微之交换的诗文时的心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忧愁,可能是因为相隔遥远或是对现实的不满。

“浅红笺纸小银钩”则描绘了当时书信的装饰,浅红色的信笺和小巧的银色字钩,都显示出诗人对美的追求和细腻的情感。信笺是古代书写书信所用的特定纸张,其颜色往往有着象征意义,浅红可能代表着一份温馨或者深情。

“未容寄与微之去”这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份情感迅速传达给友人,但在实际行动上还未来得及。"已被人传到越州"则是说,虽然自己尚未有机会直接将信送达,但这首诗已经通过他人之手传到了越州。这不仅显示了诗歌的传播速度,也反映出白居易在当时文学界的地位,以及人们对于新诗的喜爱和分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信与友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他在文学上的影响力。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五月二十一夜雨未止六昼夜水涨寇阻无人入城

昼夜雨滂沱,平畴变海河。

地如随水去,天岂厌人多。

讨叛犹输粟,攻坚未掩戈。

积阴凝杀气,玄造意如何。

(0)

书歙县楚明府送行诗轴

俸尽青钱少,衣惟白苧粗。

赁楼邻羽客,买锦护梅图。

棋每藏高著,诗曾断几须。

生祠谁画得,清苦一臞儒。

(0)

不寐十首·其七

雪声兼雨声,静听到残更。

为底常无寐,宁当有不平。

食多嫌气浊,衾薄觉神清。

万古书灯眼,心常与共明。

(0)

九月三十日汉臣置酒次日有诗次韵

槁梧策策晚风秋,始觉天边雨意休。

扫尽阴霾供一醉,豁开空阔慰双眸。

青铜未至无王老,红袖何嫌有莫愁。

我亦放颠插残菊,不羞衰老雪盈头。

(0)

九月十二日得蟹小酌

莫欺虚谷太凄凉,短发频搔意自长。

万古江山宜晚景,一番宇宙更秋光。

东篱把菊非尘世,左手持螯可醉乡。

二物于吾犹莫逆,达人何日不重阳。

(0)

丁亥生日纪事五首·其一

千世谋生百念捐,穷空肯复受人怜。

九还未悟长生诀,七帙初开本命年。

寡欲自来甘淡薄,忘机时或放狂颠。

归舟已办赍粮绝,犹欲经营买鹤钱。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