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灞上(bà shà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处于险境或危机之中。
兵屯(bīng tún)的意思:指军队驻扎在一个地方,士兵多而密集。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冲冠(chōng guān)的意思:指愤怒或激动到极点。
愁阴(chóu yīn)的意思:形容忧愁、郁闷的样子。
递相(dì xiāng)的意思:相互传递、相继发生
刁斗(diāo dǒu)的意思:形容人狡猾、狡诈。
飞将(fēi jiàng)的意思:指勇猛善战、战斗力强的将领或士兵。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负奇(fù qí)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所具有的特质或特点与常规或常理相悖。
关塞(guān sāi)的意思:关塞是指边境关隘或边陲要塞。也用来比喻困难重重、险阻艰辛的处境。
河南(hé n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不移动、不变动、不发展。
会立(huì lì)的意思:能够立即行动或做出决策。
惊沙(jīng shā)的意思:形容声音大得像惊起沙尘的情景,也用来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怒发(nù fà)的意思:非常愤怒,极度发怒。
奇节(qí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不受外界诱惑的节操和原则。
弃繻(qì xū)的意思:放弃困难,放弃艰苦。
穷秋(qióng qiū)的意思:形容秋季枯燥贫乏、无味无趣。
秋朔(qiū shuò)的意思:秋天的夜晚。
弱龄(ruò líng)的意思:指年纪尚幼,体弱而无力。
沙漠(shā mò)的意思:沙漠指干旱贫瘠的荒漠地带,也可比喻人心冷漠、无情。
霜白(shuāng bái)的意思:形容白得像霜一样,非常洁白。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亭障(tíng zhàng)的意思:亭障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亭子前面设有栏杆,表示有人在亭子中休息或保护亭子不受侵扰”。引申意义为保护或阻挡外来的侵害。
投笔(tóu bǐ)的意思:放弃写作或从政的意愿,指辞去官职或停止写作。
侠客(xiá kè)的意思:指有侠义精神的人,勇敢正直,敢于为正义事业而奋斗。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羽书(yǔ shū)的意思:指通过书信传递消息或传达意思。
发冲冠(fā chōng guān)的意思:指愤怒到极点,发怒得连帽子都要冲飞。
弃繻生(qì xū shēng)的意思:指舍弃一切,放弃生命。
怒发冲冠(nù fā chōng guān)的意思:形容愤怒到极点,头发竖立如冠帽冲天而起。
- 注释
- 穷秋:深秋。
朔风:寒风。
沧海:大海。
愁阴:愁云。
虏骑:敌军骑兵。
河南:黄河以南。
汉兵:汉军。
屯:集结。
灞上:地名。
羽书:紧急军书。
刁斗:守卫用的铜器。
亭障:防御工事。
苍茫:辽阔而迷茫。
弱龄:年轻时。
负:怀有。
奇节:奇异节操。
侠客:侠义之人。
招访:寻访。
投笔:弃文从武。
繻生:弃笔生涯。
提戈:提着戈矛。
逐飞将:追随将领。
拔剑:拔出剑。
怒发冲冠:愤怒到头发直竖。
会立:将要建立。
万里功:万世功业。
视君:期待与你。
封侯相:一同封侯显赫。
- 翻译
- 深秋寒风吹起,沧海之上愁云弥漫。
敌军骑兵侵入黄河以南,汉军在灞上集结防守。
紧急军书震惊了沙漠,守卫的刁斗声在亭障间回荡。
边关要塞显得多么苍茫,远处烽火接力传递警讯。
年轻时我怀有奇异节操,侠义之士常来寻访。
我扔下笔从军,提着戈矛追随英勇将领。
拔剑映照霜白,愤怒的头发直竖,豪情壮志勃发。
我将建立万世功业,期待能与你一同封侯显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英雄气概并存的画面。开篇便以"穷秋朔风起,沧海愁阴涨"设置了一个萧瑟荒凉的秋天景象,同时也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做出了铺垫。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描述,更是对内心世界的写照。
紧接着,"虏骑掠河南,汉兵屯灞上"直接切入了战乱的场景。"虏骑"指的是北方民族的骑兵,而"汉兵"则代表了中原王朝的军队。这两句诗展示了战争的激烈和紧张氛围,同时也反映出了边疆地区的动荡不安。
诗人通过"羽书惊沙漠,刁斗喧亭障"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战场上的混乱与危急。"羽书"是古代用于军中传递紧急消息的文书,而"刁斗"则是一种战争时期使用的武器。这里可以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惊恐和紧迫。
接下来的"关塞何苍茫,遥烽递相望"则描绘了边塞的辽阔与守军之间的信号传递。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士兵们孤独心境的一种抒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弱龄负奇节,侠客多招访"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向往。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年轻有为的人物能够承担起重要的责任,而这种英勇之举也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随后的"投笔弃繻生,提戈逐飞将"则直接展示了诗人本身的决心和行动。"投笔"意味着放下文人墨客的生活,而"提戈"则是武士出征的象征。这表明诗人不再满足于书斋之中,转而选择了拿起武器追随将军。
最后,"拔剑照霜白,怒发冲冠壮。会立万里功,视君封侯相"则是对英雄壮举的颂扬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展望。诗人以拔剑的勇猛、怒发的英姿,以及希望能够建立不朽战功并得到封侯的荣誉,来表达自己的抱负。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对英雄人物的颂扬,以及个人抱负的宣泄,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勇气和忠诚的深切情感。在唐代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种主题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歌颂,也是对整个时代精神的一种映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