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语与默,唯观利与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遣(bù qiǎn)的意思:不放走,不遣送
恶声(è shēng)的意思:指恶劣的声音或声音中带有恶意的言辞。
狂噬(kuáng shì)的意思:指吞噬、狂吃的意思。
麒麟(qí lín)的意思:麒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象征着吉祥、祥瑞和美好的事物。
仁兽(rén shòu)的意思:指有仁德之心的人,比喻善良、仁爱的人。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失计(shī jì)的意思:计算错误、估计不准确
无恶(wú è)的意思:没有恶意,没有坏心眼
掩谤(yǎn bàng)的意思:掩盖他人的诽谤或中伤。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社会景象,通过对比自然界与人世间的行为,抒发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好鸟无恶声,仁兽肯狂噬”两句突显了自然界中生物本性之美,而人类却往往背离本性,做出违反伦理和道德的事情。这里的“仁兽”指的是本应温顺有仁心的动物,但在诗中却“狂噬”,显示了极度的失控与野蛮。
接下来的“宁教鹦鹉哑,不遣麒麟细”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鹦鹉即鹦鹉鸟,以模仿人语而闻名,诗中说宁愿去教会它们说话,也不愿让象征吉祥的麒麟变得精明过度。这两者相比较,反映出诗人对那些貌似高贵却实则庸俗之人的厌恶,以及对真正美好事物的珍视。
“人人语与默,唯观利与势”则直接指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话语和沉默都只关注个人利益和权势,这种现象反映了人心向背,道德沦丧的社会风气。
最后,“爱毁亦自遭,掩谤终失计”表达了对那些因私欲而毁谤他人、掩盖真相的人的批评。这样的行为不但伤害他人,最终也会导致自己陷入困境,因为这种做法是短视且愚蠢的,无法长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类行为的鲜明对比,抨击了当时社会上的伪善和权势主导下的道德沦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滕孟章送金司税明远文后
滕君文章不轻作,滕君情怀绝倾倒。
如今尤信古人言,文章有神交有道。
昨日为文送知己,士林往往皆称好。
复来珍重索我诗,我诗近来绝草草。
第愧未得交其人,始向文章见怀抱。
万里长江炯秋月,一片春云丽晴昊。
走向离筵与相见,气宇孤骞更文藻。
不揣新知赠一言,莫负文章自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