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问沽酒,早投城北闉。
莫令亡国月,得照渡江人。
车轮(chē lún)的意思:车轮是指车辆上的轮子,比喻事物的不断变化或轮番交替。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
沽酒(gū jiǔ)的意思:指以卖酒为业,也可指购买酒品。
名士(míng shì)的意思:指有才华、有品德、有学问的人。
上车(shàng chē)的意思:指得到机会或加入某个团体,也可表示成功或进步。
亡国(wá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灭亡或国家面临灭亡的危险。
战伐(zhàn fá)的意思:指战争和征伐,泛指军事行动或军事斗争。
樽杓(zūn sháo)的意思:指酒樽和酒杓,比喻宴会上的酒宴。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次凤阳逢中秋》。诗中描绘了诗人于中秋时节在凤阳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首句“未到问沽酒”,诗人还未到达目的地便已开始寻找酒肆,借酒消愁,预示着接下来的旅程或心境可能并不如意。接着“早投城北闉”一句,点明了地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急于寻求慰藉的心态。
“莫令亡国月,得照渡江人。”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月亮比喻为历史的见证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亡的深沉思考。诗人担心那曾经照耀过亡国之人的月光,如今却可能再次照亮那些渡江而来的流离失所之人,寓意着历史的轮回和命运的无常。
“世薄功名士,秋销战伐尘。”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不满。他认为在这个时代,功名利禄已经变得不再重要,战争的痕迹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馀生付樽杓,留醉上车轮。”诗人决定将余生寄托于酒杯之中,以醉酒来逃避现实的苦楚,同时又暗示着自己将踏上归程,继续面对人生的挑战。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也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的准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世态中的独特感悟。
诗卷方欣见管斑,酒杯已复动离颜。
余当火伞朱冠际,君政清虚爽气间。
逸兴飘飘难并驾,好风发发待吹还。
如舟可使长身久,有竹悬知不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