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翠旌(cuì jīng)的意思:翠色的旌旗,比喻君王的威严和权力。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蜡祭(là jì)的意思:指祭祀时燃烧的蜡烛,比喻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纪念和追思。
群生(qún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生物或事物聚集在一起生存或繁衍。
神来(shén lái)的意思:突然出现或突然发生,形容事情出乎意料或超乎想象。
顺成(shùn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顺序发展、顺利成功。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天锡(tiān xī)的意思:指上天赐予人的特殊恩赐或福利。
宴娭(yàn xī)的意思:宴请宾客,款待宾客。
羽旄(yǔ máo)的意思:指古代军队中的旗帜和羽毛,比喻权势、威严。
- 翻译
- 上天赐予长久的安宁,各地都呈现出和谐景象。
于是举行蜡祭,向光明之神祈求恩惠。
- 注释
- 天锡:上天赐予。
康年:长久的安宁。
四方:各地。
顺成:和谐景象。
乃:于是。
蜡祭: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用蜡烛或蜡制模型献祭。
索享:祈求恩惠。
于:向。
明:光明之神。
金石四作:各种金属和石头制作的乐器齐鸣。
羽旄:羽毛装饰的旗子。
翠旌:翠绿色的旗帜。
神来宴娭:神灵降临欢宴。
泽被:恩泽普照。
群生:众生,百姓。
-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的古诗,内容描绘的是一个祭祀活动的盛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和谐与安宁,以及人们对于神灵祭祀的尊重和期待。
"天锡康年,四方顺成" 表示了一种太平盛世的情景,天下太平,四面八方都归顺了,这是古代中国理想中的统一和谐图景。"乃通蜡祭,索享于明" 描述的是祭祀活动的举行,通过点蜡烛来祭祀神灵,以求得光明和智慧。
接下来的"金石四作,羽旄翠旌" 突现了祭祀时使用的器物和装饰,这些都是用来表达对神灵崇敬之情的。最后两句"神来宴娭,泽被群生" 则描绘了一幅神灵降临,人们共享福泽的美好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和物品的细致描写,以及对太平盛世的赞颂,展现了古人对于神明的敬畏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朝天/踏莎行.清暑堂赠蔡君谟
晓云开。睨仙馆陵虚,步入蓬莱。
玉宇琼甃,对青林近,归鸟徘徊。
风月顿消清暑,野色对、江山助诗才。
箫鼓宴,璇题宝字,浮动持杯。
人多送目天际,识渡舟帆小,时见潮回。
故国千里,共十万室,日日春台。
睢社朝京非远,正和羹、民口渴盐梅。
佳景在,吴侬还望,分阃重来。
题汪水云诗卷
风樯阵马不可羁,我亦回首蓟北驰。
为我援琴作商声,和以长吟商声悲。
辽鹤一去不复返,茫茫天海秋雁飞。
黯然十操发金石,掩卷忍读胡笳诗。
相逢把臂不可别,白蘋洲渚菊花时。
天涯地角聚复散,水云云水同襟期。